宽带平面balun偶极子天线的fdtd分析

宽带平面balun偶极子天线的fdtd分析

ID:24796479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宽带平面balun偶极子天线的fdtd分析_第1页
宽带平面balun偶极子天线的fdtd分析_第2页
宽带平面balun偶极子天线的fdtd分析_第3页
宽带平面balun偶极子天线的fdtd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宽带平面balun偶极子天线的fdtd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宽带平面Balun偶极子天线的FDTD分析

2、第1其中,Za是将Zin变换为50Ω的1/4波长阻抗变换器的特性阻抗;Zb是开路枝节的特性阻抗;Zab是振子两臂之间开缝处的等效共面波导的特性阻抗。θa,θb和θab分别为对应微带线的电长度。在最初的设计中,一般地θa=90°,θb=90°和θab=90°。500)this.style.ouseg(this)">500)this.style.ouseg(this)">2.2计算网格设置印刷偶极子天线的计算空间设置如图3所示,天线完全处于计算空间中,在计算空间的吸收边界采用理想匹配层

3、吸收边界(PML)[5],计算分为4层,设定反射系数R=0.01,介质基片和微带馈线深入到PML中,以保证介质基片和微带馈线在截断处无反射。500)this.style.ouseg(this)">2.3介质层中PML的处理完全匹配层(PML)是通过在FDTD区域截断边界设置一种特殊的介质层,该层介质的波阻抗与相邻介质的波阻抗完全匹配,入射波将无反射地穿过分解面而进入PML。PML介质应满足阻抗匹配条件,即对于自由空间中的PML中的电导率为σ,磁导率为σm,则σ和σm满足下列关系:500)this.style.o

4、useg(this)">而在相对介电常数为εr的介质中的PML,若要满足与自由空间同样的反射系数,其电导率应为εrσ,则磁导率可由下式求出:500)this.style.ouseg(this)">由此,在计算过程中,介质中的PML的电导率是自由空间中的εr倍,磁导率将保持不变。在FDTD的迭代公式中,用εrσ代替σ,用εrε0代替ε0,就可以得到介质中的PML迭代公式。2.4微带线激励源设置应用FDTD方法分析微带线,微带线激励源的设置一般是将激励平面设在边界面上,并且将激励源平面设置为电壁[6,7],在微带线与接地面之间强迫

5、加入激励的Guass脉冲,而激励面的其余部分的切向电场设为0。本文的激励源设置采用另一种方法:将激励设置划分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网格空间(激励空间),将研究的微带结构处于另一个网格空间(微带结构空间),激励空间的作用是迭代产生出微带线入射波的场,然后将这一入射波的场通过迭加到微带结构网格空间中。为使激励空间仅有入射波,空间两端用PML吸收层端接,并将微带线延伸入PML中。对于微带空间结构来说,连接面就是总场与反射场的分界面,他的反射区域终端连接着PML,与馈电无关,不存在二次反射。这种方法克服了由于微带不连续性或微带天线处产生的反射

6、在源平面要产生二次反射。这种源既可以用于脉冲波激励,也可以用于正弦波激励。计算过程中,源平面无需切换成吸收边界。计算天线的谐振频率,采用高斯脉冲激励,通过FFT,一次计算就可以得到上述参数的宽频特性。在计算天线的方向图时,为减少对计算机的存储空间和计算量,一般采用正弦波激励。在这里,计算时采用强迫的正弦调制高斯激励脉冲为:500)this.style.ouseg(this)">3计算结果本文研究的宽带Balun偶极子天线,其结构如图1所示,微带基片选用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相对介电常数εr=2.65,厚度H=1.0mm,偶极子天

7、线振子长度L=30.2mm,振子宽度D=4mm,振子两臂中间的中缝的间距S=0.2mm,长度l=13.8mm。Balun馈电结构的参数值Za=65Ω,]ArtechHouse,Inc,1998[3]高本庆时域有限差分法[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4]王长清,祝西里电磁场计算中的时域有限差分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5]BerrengerJThreedimensionalperfectelymatchedlayerfortheabsorptionofelectromagicensionalfini

8、tedifferencetimedomainmethodtotheanalysisofplanarmicrostripcircuits[J]IEEETransMicroicrostrippatchantennasusingfinitedifferencetimedomainmethod[J]IEEETransAntennasPropagation,Vol.37,No.11,pp1361~1369,Nov.1989[8]FujimotoK,JamesJRMobileantennasystemshandbook[M]Artech

9、HouseInc199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