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779507
大小:5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5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的教学反思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的教学反思[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的教学反思]‘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我刚看到这个题目有点蒙,在我们所使用的鲁教版教材中,并没有明确的指出这个教学知识点,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的教学反思。手边正好有一本沪教版教材,翻阅后发现,沪教版教材专门作为一节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知识体系系统清晰,老师教学中就有据可依,按照教材编排进行即可。我们鲁教版教材,则是把难点分散到各章各节,虽说学生接受过程要容易些,但是对教师的要求无形中有所提升。‘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应该是‘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是在讲授完分子原子及化学变化实质之后、进行化学方
2、程式书写教学之前进行的,仅仅以一句“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发生变化吗?”引入课题,通过回忆以前的实验结果,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指导学生进行试验验证等等,慢慢得出结论。看似简单流畅的教学过程中,实则隐藏着不少陷阱,看似课堂教学效果不错,日后的检测中会发现学生掌握知识死板固守无法具体应用。我对照教材仔细回忆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虽说每次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学生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被丰富的实验现象蒙住了眼睛,只看现象,没有从实质上进行理解。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技能还需要
3、加强,教学反思《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的教学反思》(..)。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复习性介绍一些常用仪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2.学生不能够准确的说出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出现的明显现象。语言的描述还需有待加强。我们应该在学生探究实验之前先演示两个实验,并且加强学生对物质的认识,明确语言描述的要求。3.学生在做一些表面上看起来不守恒的实验时,面对和正确结论不相符的实验结果,不敢正视甚至怀疑自己的操作错误导致实验失败,失去了该实验设计的初衷。此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需要认真点拨、解释得出结论,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结论。4.要体
4、现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讨论、自悟发现的过程,我们只是起到引导,帮助的作用。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课堂气氛热烈,在教师面前学生没有顾虑、没有拘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在课堂教学中,我应该改进的地方也有许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虽然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衔接紧密,但没有摆脱教材的套子,没有展开。如学生探究的实验,仍然用的是书中的例子,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只是对教材实验的细化。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品质的形成。2、教材的设计意图是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所以我认为:如果教师
5、先呈现出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比教师直接提出问题更能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3、设计实验并讨论实验方案如果能在课前完成,学生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课上教师在综合分析学生的意见,从学生的实验方案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方案,供学生探究,效果会更好。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的教学反思2 第2篇《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预览〗《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雷锋小学谢道翔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P50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有关“倍”(整数倍)知识的本质是“比率”。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要么比较它们的差,要么就是比较它们
6、之间的比率关系。乘法认知结构的发展,乃是对乘除法问题中的两组对应的四个数值构成的关系的认知过程。可见,理解两个量的倍比关系也是儿童乘法认知结构建立的重要方面。学情分析:“倍”这个概念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比较困难,难就难在学生要从“加法结构”跨入到“乘法结构”,而这个关键的过渡就是“倍”。而这样的认知结构需要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倍的学习必须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同时又能比较好的解释倍的数学本质活动,多角度、循序渐进的建立对倍概念的理解;同时利用语言表征、图形表征、算式表征等多元表征建立倍的模型,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理解“倍”。教学目标:1.结
7、合具体情境,在充分感知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2.在观察、比较、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培养几何直观。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意义。教学……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的教学反思3 第3篇《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反思 〖预览〗根据教材的设计意图,在认识厘米之前,要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
8、单位的过程,切身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这一环节准备不够充分,效果不是很明显。我是这样设计的:在黑板上贴了一张纸条,问学生:你知道这张纸条有多长?有些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