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考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疑难分析及复习策略

新课标下高考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疑难分析及复习策略

ID:24516012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新课标下高考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疑难分析及复习策略_第1页
新课标下高考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疑难分析及复习策略_第2页
新课标下高考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疑难分析及复习策略_第3页
新课标下高考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疑难分析及复习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高考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疑难分析及复习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标下高考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疑难分析及复习策略  2012年的高考已尘埃落定,陕西省也完成了进入高中新课改后的第三年高考,关于如何处理高考试题的导向与引领、继承与创新、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对深化新课程改革有着不言而喻的意义。但无论课改前后,化学知识的考查均集中在四大模块,即:化学基本概念与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及有机化学。其中元素化合物部分较课改前无论从课程标准、教材设置,还是考试大纲都有了明显变化,在试题中也得到充分体现。本人对2012年陕西省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中元素化合物考点分布与考试大纲的契合程度等特点进行粗略的分析,以期为新课

2、程背景下高中化学的教学和高考应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课改前后考试大纲中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要求的变化及试题分析  旧大纲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要求翔实、涉及面广、知识点多而繁,而新大纲则简洁明了,突出核心知识的运用,重在性质应用和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不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更加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有效性。  化学考试的题量只有11个左右,因此元素化合物往往是考查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知识的载体。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元素化合物部分呈现出“三个融合”,即元素化合物与基本理论的融合,元素化合物与化学实验的融合,元素化合物与化学计算的融合

3、。  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疑难分析4  元素化合物知识覆盖了整个中学化学内容,虽然知识本身的难度不大,但学生普遍感到繁杂、零碎、分散、难于记忆。课堂上往往是教师罗列化学反应实事,学生死记硬背化学方程式,上课能听懂,课后解题难。由此造成很多学生在高考中面对无机推断等综合性题目时感到束手无策。  (一)教材处理方式的变化  1.新课程弱化了按照元素自然族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传统做法,元素化合物内容的组成线索、具体知识的选取以及处理的深广度、学习的重点和方式等都有较大的变化。  2.不再强调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课程标准要求从整体性的角度认识和运用有

4、关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3.学习情景突出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重视将元素化合物与概念原理、过程与方法和STS内容的整合处理、融合统一。  (二)教师在复习备考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对《考试大纲》中的考试范围及要求和新课程高考元素化合物试题的研究,因而有些教师在复习备课过程中心中无纲,随意性较强,缺乏针对性,在非重点或考纲上不作要求的内容投入大量的精力,给学生增加了学习负担。  2.第一轮按教材章节顺序复习过慢,知识点讲解过细,不愿摈弃旧的知识脉络,随意拓宽教学内容,造成学生在复习中感觉跟上新课一样,理不清知识之间的联系。  3.布置练习

5、的题量过多,难度过高,不加选择的“题海战术”,大量重复的机械训练,使学生感觉练习的重点不突出,收获不大,学习枯燥无味。4  4.沿用旧的复习理念和模式,教师“包办”的太多,“教”多“学”少,缺乏对学情的了解和研究,缺少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惰性。  (三)学生在复习备考中存在的问题  1.在复习过程中轻视教科书,遇到不会做的题目,自己不会主动去翻书查阅,随意写一个答案应付了事。对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科学视野、课后习题等不屑一顾,不注意挖掘问题背后的隐含知识。  2.表达能力存在缺陷。非选择题的答题方式主要是填空,但化学语言表达

6、能力与化学学科基本素养较差,具体表现为表述错误或不规范等。  3.不注意挖掘隐含条件,对问题情境与考查的知识点联结不够,造成目标和背景混乱不清,难以找到解题的关键点,答非所问等。  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策略  (一)建立“宏观――微观”的思维方式,挖掘核心知识的迁移价值  抽象的化学理论、概念与生动直观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紧密相连,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将理论、概念具体化,不断地进行知识点的联结、组块和结构化,使每一个知识在结点上处于活化状态,形成知识间的融会贯通,从而得到有序的、清晰合理的化学认知立体网络结构。  (二)围绕考纲,挖掘教材,师生

7、共建知识网络4  高考复习必须坚持以考试大纲为纲,以教科书为本,避免因超纲复习而枉费时间和精力,坚决、果断、彻底地抛弃教材里没有的、《考试大纲》不要求的内容。在构建知识网络时,教师应该让学生依据教材内容的编写次序、《归纳与整理》部分的关系梳理,自己寻找组织线索,从不同的视角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让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修正和补充;再选取较为典型的进行展示,其他同学参与评价;最后还可以将部分学生的知识网络图改编成无机推断题,让学生进行自我创作,互相考察,在交流和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三)改变传统复习模式,关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复习热情  在

8、高三复习备考中更应该贯彻“三维目标”,还原复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结构的权利、时间和空间。打破死气沉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