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说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说

ID:24249805

大小:69.6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说_第1页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说_第2页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说_第3页
资源描述: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说课稿通州中专机电工程部陆静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这是《机械基础》课程中的重要的一部份。《机械基础》这门课是机电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为本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了基础理论,所以在授课中要准确地把握它在各学科中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以及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今天说课的内部实质意义是这门课程的重点之一,现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以及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今天所讲的内部实质意义归属第四版《机械基础》中第三章的第2节。  整个第三章讲的是最简单的平面连杆机构,它作为常用机构中应用最

2、广的一类为学习其他机构提供了分析方法,也是学生今后施用、改造各类机械的理论基础。  而该章的第3节"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一共论述了三大问题: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和曲柄存在的条件。本次说课中只对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两个问题进行讲解,这一部分内部实质意义含盖的常识点多,理论性较强,是前两节内部实质意义的深化和提升,又是后面学习铰链四杆机构演化的基础和铺垫,并对生产实践起着重要指导意义。所以这部门内部实质意义是第三章乃至整本书的重点。  2、学情分析  要想讲好一堂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只有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的常识结构、生理特征进行分析、掌握,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

3、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在学习本节内部实质意义以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曲柄摇杆机构的组成,以及曲柄或摇杆为主动件的运动机构,而且也有一定的力学常识,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究本节内部实质意义的理论基础,可是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各学科常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且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又正处于叛逆生理较重的青春期。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结合教材内部实质意义,首先要营造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设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授课内部实质意义多给出几组实例,把理论性较强的讲义常识形象化、生动化,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并把各科常识进行融会贯通。二、教学目标  (1)掌握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孕育发生的条件  

4、(2)明确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在实践中的应用  (3)掌握行程速比系数和极位夹角的概念  能力目的:(是利用本节所学常识点加以拓展)  培养学生的主观自觉积极性,思维的积极性  提高其分析问题和处理完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的: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分析问题和处理完成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自信心.  根据制定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现有的常识结构,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急回特性和死点的孕育发生条件,孕育发生条件对指导实践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在教学过程的三个环节中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巩固、突出;  教学难点为

5、急回和死点孕育发生原因,孕育发生原因的推导相对学生的基础而言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问题诱导方式分步进行化解。  三、教法设计  到这里对教材已经分析了,但教材只是教学的原始素材,是一种思绪,我们必须利用这个原始素材和思绪,想办法达到制定的教学目的,那么授课中教学方法的设计运用就尤其重要。在本节内部实质意义的讲授中,根据这一课常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主要接纳启发诱导,探索发现的教学方法,配合以模型感受、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性,使教学更直观、形象。  四、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而教,这要求我们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让学生听懂、学会,还要指导

6、他们的学习方法,不能让学生脱离老师这根拐棍就不会走路了,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在本节内部实质意义的讲授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形成主动探究和协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3分钟)利用视频动画或图片来引入平面连杆机构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场合、概念及其特点;2、讲授新课(35分钟)利用模型说明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再利用大量的例题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得出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和曲柄存在的条件。让学生加深对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两个问题的理解。上课开始指出本次课的学习要求和任务,通过各种实例讲解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3、课堂小

7、结(2-3分钟)下课前再次总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及重点难点4、板书设计:在进行多媒体教学,可适当在黑板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和分析5、布置作业布置2-3题课后作业通过布置课后作业来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