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79例原发性肠套叠病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79例原发性肠套叠病因分析常青(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映山河儿童医院214002)【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的病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3月经木院治疗的原发性肠套叠患儿79例,分析体重,喂养方式,前驱症状,检验粪便中轮状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咽试子检测支原体。结果肥胖占76.7%,人工喂养占41°/。,腹泻占27.8%,轮状病毒占22.8%,腺病毒占16.5%,柯萨奇病毒占12.7%,埃可病毒占10.1%,上呼吸道感染占19.0%,支原体占8.9%,麻疹疫苗接种后5天内占
2、2.53%。结论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的发牛.与喂养方式、肥胖及病毒感染有关联,与支原体感染及麻疹疫苗接种后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关键词】原发性肠套叠病因原发性肠套叠是婴儿期最常见的急腹症,是肠管的一部分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引起的肠梗阻,是婴儿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占小儿外科急性肠梗阻的首位,病因有食物刺激、解剖因素、植物神经紊乱、病毒感染、免疫紊乱等,但至今仍无定论。我院2010年5月〜2012年3月临床确诊原发性肠套叠共79例患儿,对其体重,喂养方式,前驱症状,检验粪便中轮状病毒、腺病毒、柯萨奇
3、病毒、埃可病毒;咽试子检测支原体等因素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54例,女25例,男女之比2.16:1。发病年龄年龄<3个月12例,6-12月39例,1-3岁21例,>4岁7例。体重超过同龄平均值2个标准差以上为肥胖,共计59例。发病时间(出现呕吐症状>2〜30小时不等,平均发病时间13小时。15例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17例有腹泻病史。急性肠套叠的诊断标准:病程中出现以下一项或多项表现者:(1)频繁呕吐;(2>阵发性哭吵;(3)腹部包块;(4)便血,腹部B超出
4、现下列征象之一时即可确诊:(1)肿块回声呈现不均质性冋心圆;(2)双层或多层套筒征;(3)腹腔积液。所奋病例均通过空气灌肠复位和手术复位治疗痊愈,其中空气灌肠复位71例,手术复位8例。1.2观察指标伴腹泻患儿均在复位前查粪便(无粪便者做采样)中轮状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伴上呼吸道感染者做咽试子支原体检査。2结果见表1表1原发性肠套叠病因分析(n=79)3讨论原发性肠套叠是婴幼儿肠梗阻最多见的原因,早期为单纯性肠梗阻,晚期肠系膜血管受压,肠管供血障碍,导致肠壁淤血、水肿、坏死形成绞窄性肠梗
5、阻,严重者导致死亡,其病因至今尚不清楚。我们从临床资料中分析发现:原发性肠套叠患儿中冇76.7%是肥胖儿童,肥胖儿的血清胃泌素较正常儿明显增高,而高血清胃泌素值是诱发肠套叠的因素[1],所以可以认为肥胖是肠套叠的好发因素之一。原发性肠套叠患儿中奋68.4%是非纯母乳喂养,其中人工喂养51.9%,混合喂养16.5%,一方面可能与喂养期母乳更替过早,代乳品种类过多,肠蠕动异常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乳含乳糖多,而牛奶含蛋白质成分高,而食物中蛋白质所含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是胃泌素特异性最强的刺激物,故牛乳比人
6、乳更能增加胃泌素的释放,并i牛乳中所含酪蛋白比较多,在胃内容易结成较人的乳凝块,不易消化吸收,可以造成婴儿腹泻。而婴儿的胃泌素分泌多和经常奋腹泻都是造成肠蠕动亢进的因素[1],因此人工喂养是原发性肠套叠的好发因素之一。我们发现冇46.8%的患儿前期伴冇感染,其中腹泻占27.8%,上呼吸道感染占19%;腹泻患儿查病毒轮状病毒占22.8%,腺病毒占16.5%,柯萨奇病毒占12.7%,埃可病毒占10.1%。其发病机理可能是肠道病毒感染后,肠壁淋巴滤泡增生、肠系膜淋巴结肿人,肠壁相对增厚,压迫或牵拉肠腔,造成
7、肠管蠕动不协调或局部肠管相对处于痉挛状态而被套入邻近肠管。但何种肠道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肠套叠相关性最大,S前比较明确的是轮状病毒,艽他病毒感染是否与原发性肠套叠奋关有待进一步研究[2]。我们也发现在伴上呼吸道感染者冇8.90%是支原体感染,是否也与原发性肠套叠有关,需进一步研究。另外有2例患儿在发病前5天内奋麻疹疫茁接种史,是否也与原发性肠套叠有关,也需进一步研究。故本报告意在提醒肥胖、人工喂养的患儿出现腹泻和上呼吸道感染吋尤其是轮状病毒阳性者应保持警惕,一旦出现呕吐伴阵发性哭闹、拒乳等表现,即使未见便
8、血,也要注意腹部触诊,除应认真及吋地询问病情及检查患儿外,腹部透视或平片、B超检查以期早些发现肠套叠,防止延误诊治。对于有麻疹疫苗接种史,支原体感染,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感染出现上述症状吋亦应引起重视。参考文献[1]金先庆,陈文龙,雷培云等.小儿肠套叠血清胃泌索的测定观察.中华小儿外科杂志[J],1990,11(6):327-328.[2]赵长安,李仲智,杨永弘.病毒感染与肠套叠关系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J],20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