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955665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浅析影响教学风格形成的内在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影响教学风格形成的内在因素【摘要】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有效的教学观点、技巧与作风的独特结合与表现,标志着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教师是否具有教学风格,是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是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的重要参数。由于人格、心理、知识、能力、经验、情感、环境等内外不同因素的影响,使得教学风格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多种形式。 【关键词】教学风格;影响;因素 一、人格因素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讲,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易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中的一切”。学生有时在
2、评价教师时说:某教师的讲课受听,有“教师味”。这“教师味”就是指教师内在素质和外在气质的种种表现。有的教师诚实、正派、谦虚、廉洁奉公、关心他人、知识渊博;而有的则虚伪、势利、自私、口是心非、损人利己、不学无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均是教师人格内在素质的表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渗透着自己的人格和人格的评价,总是按自己的政治观点、意识倾向、道德情操、思想作风、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去理解、处理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与学生自然地沟通情感,用教师的知识和对知识的严谨科学的态度去感染学生,从而充分表现出教师的一定的人格理想。这种潜移默化的
3、作用,有时会给学生打上终生抹不掉的烙印,有时会影响和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前途。那种认为只要熟悉专业知识和教法就可以当个好老师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全面的,那种认为只要抓好业务进修不断更新知识就可以当好教师的想法是片面的。 二、心理因素 心理学将个性心理特征定义为“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同样体现出教师的气质,如胆汁质的教师易形成热情乐观的教学风格,多血质的教师易形成思维敏捷的教学风格,粘液质的教师易形成教学逻辑严谨的教学风格,抑郁质的教师易形成教态稳
4、重的教学风格。性格与气质联系紧密,不同之处在于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较易变化。一个乐观开朗的教师的教学常常有生动形象;一个性情急躁的教师的教学常常会“开门见山”;一个墨守陈规的教师的教学则可能是“中规中矩”。在教学中,教师的能力同样是影响其教学风格形成的个性心理条件,包括课堂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例如一个擅长于课堂教学的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一个擅长于社会交往的教师可以成为学生生活上的“益友”。 三、知识因素 知识因素主要是指教师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从事专业活动的专业知识。首先要求
5、教师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既要学有所专,又要广泛涉猎,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其次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因为教师主要是从事专业教学活动的,只有专业知识达到精深,讲起课来才能居高临下,统筹帷幄,才能引导学生向学科的深度进军。最后要拥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这是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工具性知识。 四、能力因素 能力因素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影响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能力因素主要有:全面掌握和善于运用教材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非语言表达能力);灵活应变的教育机智,自我控制能力;了解研究学生的
6、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等。 五、经验因素 教学经验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有关教与学的感性或理性认知和处理教学问题的行为方式。教学经验的积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教学年限。但是,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不一定就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因为教学风格是教学艺术成熟的标志,仅靠经验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教学个性和对教学艺术的不断追求与探索,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一切教学艺术家刻意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教师教学上创造性活动的结果
7、和辛勤劳动的结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多样灵活的教学风格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适应(包括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师生关系等方面),还将有助于包容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以便使每一类学生都有机会能够按照自己的学习风格来学习,发挥自己的长处,让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各得其所,各显其长。因此,教师的教学风格应进入自觉追求阶段,不断突破他人,也突破自己,让课堂教学成为真正的艺术,从“必然王国”迈入“自由王国”。 参考文献 [1]倪高武.课堂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J].教育艺术.1999(12) [2]韩延明,李如密.课堂教学艺术通论[M].山东:山东
8、大学出版社,1993 [3]贺健.教师教学风格浅议[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8:2(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