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柴达木盆地小麦生产现状及对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柴达木盆地小麦生产现状及对策摘要:本文通过调研,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小麦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为今后柴达木盆地开展小麦高产、超高产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小麦;现状;对策 Abstract:Thisarticlethroughtheinvestigationandstudy,hasanalyzedtheQaidamBasineasure.Basindevelopmentbasin;easure 1概述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海省西北部,东西长约800km,南北宽约300
2、km,总面积25.8余万km2,占青海省总面积的35.8%。平均海拔高度3000m左右,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高原型内陆盆地。盆地地域辽阔,人口稀少,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称,下辖乌兰、都兰、格尔木和德令哈等农业区。农作物耕地面积4.7万hm2左右(含宜农荒地、退耕还林地等),主要种植小麦、青稞、马铃薯、豌豆、蚕豆等作物。其中,小麦是主要的栽培作物。柴达木盆地小麦生产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1949年柴达木盆地小麦耕种面积仅为670hm2。存在耕作管理技术水平低、品种差的问题。小麦平均单产只有85.5kg。至
3、2008年小麦耕种面积猛增到0.831万hm2,平均单产水平达到360kg。小麦耕种面积和单产水平分别是解放初期的12.5倍和4.2倍。1978年香日德农场分别在0.26hm2和1.07hm2耕地面积上首创单产1013.05kg和912.25kg的春小麦高产纪录;1979年诺木洪农场在1.04hm2面积上创造了959kg的高产纪录;1997年乌兰县首次在1hm2面积上创造900kg超高产纪录。成为当时全国春小麦高产区,充分展示了柴达木盆地发展春小麦的广阔前景。为了进一步实现柴达木盆地春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目标,
4、本人对柴达木盆地春小麦的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2柴达木盆地小麦生产现状 2.1气候资源现状 柴达木盆地气候独特,具有高寒干燥大陆性气候特点。降雨(雪)稀少,气候干燥,无霜期短,风日多,冻害严重,但日照时数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盆地年平均气温1.1℃~4.0℃,年均降水量17.1mm~344.7mm,年均蒸发量1613.9mm~3212.7mm,年湿润系数0.05~0.21,年均相对湿度40%以下,无霜期只有78d~131d。年均日照时数在3000h以上,
5、日照百分率大于70%,为国内高值区。全年太阳总辐射量大于680kJ/cm2,仅次于西藏地区。小麦灌浆期,白天平均气温19.5℃~22℃,夜间平均气温7.7℃~9.5℃,昼夜温差达11.8℃~12.5℃。柴达木地区独有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小麦生长发育并创造高产。 2.2水资源现状 柴达木盆地虽降水稀少,但山区降水相对较多。雪线以上的山峰和沟壑终年覆盖着积雪冰川,发育大小河流水系160多条,其中,用于农田灌溉且多年均径流量超过1亿m3的水系有格尔木河、香日德河、察汗乌苏河、诺木洪河和巴音河五大河流。此外,还有大格
6、勒河、沙柳河和都兰河也是重要的灌溉水系,正常年份基本满足小麦生育期间用水需求,特别干旱年份需进行1次~2次灌溉用水。 2.3小麦耕地资源现状 小麦是柴达木盆地重要的粮食栽培作物。播种面积多年均居各农作物之首。1999年以前,小麦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万hm2~2万hm2,占总播种面积的40%~60%。以后随着国家退耕还林(草)工作的实施及国家忽视粮食生产等因素影响下小麦播种面积逐年下滑,其中,2003年下滑幅度高达30%。近年来,党和政府加大了对种植业的扶持力度,小麦播种面积开始回升。 2.4小麦品种(系)
7、资源现状 柴达木盆地农户绝大多数是青海海东地区调庄移民,人员组成复杂且往来频繁,农户间、地区间任意传(换)种现象十分突出,导致小麦品种呈多杂乱的混乱局面。据调查:柴达木盆地种植的小麦品种(系)共有40多个,其中,主栽品种有:柴春901、乐麦5号、辐射阿勃、柴春236、高原448和78026(品系)等十几个品种(系)。搭配品种有:柴春044、互麦11、青春891、青春5号、青春10号、通麦1号、通麦2号、高原602和互助红等20多个品种。品种混杂程度之高居全省首位。 2.5小麦产量水平现状 1997年以前柴
8、达木盆地小麦单产水平很低,单产水平长期徘徊在250kg左右;1998年单产水平突破300kg大关,高于全国单产水平;2007年单产水平达到360kg,创历史最高水平。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和重视,相信我州小麦单产水平定能再上新台阶。 3柴达木盆地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1小麦霜冻危害严重 霜冻是我州小麦生产中经常发生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小麦苗期(4月底~5月初)常遭晚霜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