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871036
大小:20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1
《平行线及平行公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平行线及平行公理2005年4月15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本节从实例中概括出平行线的概念,给出了平行线的记法和它的画法,并引出了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2)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平行公理及其推论.承认“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的几何是欧氏几何,否则是非欧几何.由此可见,平行公理在几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教学时,学生可以从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的画图过程中,理解平行公理.特别是真正地体会到公理中的“有且只有”
2、的意义. 本节难点是:理解平行线的概念以及由平行公理导出其推论的过程定义中的“在同一平面内”的这个前提,是为了区别立体几何中异面直线的情况.教学时只要学生能意识到,空间的直线还存在另一种不相交的情形的,即异面直线. 另外,从平行公理推导出其推论的过程,渗透了反证法的思想.初中学生难于理解,教材对反证法既不作要求,也不必提出反证法这个词,只要把道理说明白即可. 2、教法建议 (1)概念的引入:学生从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可以直观地认识平行线.从实例中,体会平行线在现实中是存在的,并且有它固有的属性,
3、因此很有必要认真地研究它.当然,我们首先要能深刻地理解它的定义. (2)分析概念:教师可以举一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定义中强调的“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条件.初步形成 (3)掌握平行线的画法:学生刚开始接触几何,为降低难度,适应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图时不要求学生写出已知,求做,证明等步骤,只要保留作图痕迹.通过作图的教学使学生能准确而迅速地画出几何图形,为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在学生画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过直线外一点有几条直线可以与已
4、知直线平行呢?学生在动手操作后,可以体验到公理的客观存在性.并且可以让有数学素养的同学,尝试说明平行公理推论的正确性,通过说理,体会数学的严谨性与逻辑性.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平行线的概念,理解学过的描述图形形状和位置关系的语句. 2.掌握平行公理及推论,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会用学过的几何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和根据语句画图. 3.通过画平行线和按几何语句画图的题目练习,培养学生画图能力. 4.通过平行公理推论的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进行推
5、理的能力.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尝试法、引导法、发现法. 2.学生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发现新知,造就成就感.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平行公理及推论. (二)难点 平行线概念的理解. (三)解决办法 通过引导学生尝试发现新知、练习巩固的方法来解决. 四、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三角板、自制胶片.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投影片和适当问题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行反馈练习,完成新授. 3.学生自己完成本课小结
6、. 六、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应用,能画出平行线,会用几何语句描述图形的画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整体感知 以情境引出课题,以生活知识和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并以变式训练强化和巩固新知.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形,下面清同学们看投影片.观察投影片中的铁路桥梁以及立在路边的三根电线杆,再请同学们观察黑板相对的两条边和横格本中两条横线,若把它们向两方延长,看成直线,它们还是相交直
7、线吗?学生齐声答:不是. 师:因此,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除了相交以外,还有不相交的情形,这就是我们本节所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板书]24.平行线及平行公理 【教法说明】通过具体的实物和实物的图形,使学生建立起不相交的感性认识,同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行线的图形. 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师: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平面内不相交的情形还有许多,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窗户相对的棱,桌面的对边,书的对边…… 师:我们把它们向两方无限延伸,得到的直线总也不会相交.我们把这样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板书
8、]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教法说明】初中几何必须重视几何概念的直观性,所以让学生多观察实物形状,在形成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认识数学名称,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实在性,减少抽象性. 教师出示投影片(课本第74页图2–17). 师:请同学们观察,长方体的棱与无论怎样延长,它们会不会相交? 学生:不会相交. 师:那么它们是平行线吗? 学生:不是. 师:也就是说平行线的定义必须有怎样的前提条件? 学生:在同一平面内. 师: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