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创业板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ID:23674269

大小:5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9

创业板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_第1页
创业板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_第2页
创业板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_第3页
创业板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_第4页
创业板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业板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业板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创业板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创业板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创业板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创业板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创业板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创业板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摘要:经过近十年的酝酿,随着首批二十八家上市公司的成功运作,我国的创业板市场终于在2009年10月23日正式开板。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不同于主板市场的上市公司,创业板市场主要定位于那些规模小、历史短,但增长潜力大、盈利前景好的新兴公司,所以对众多上主板不

2、够资格的中小企业来说,在创业板上市无疑是社会融资的另一通途。本文以公司治理结构为突破口,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管理层激励这三个方面研究创业板上市企业这一特殊群体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优化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创业板;公司治理结构;盈利能力  一、引言  创业板自2009年10月23日开板以来,为有潜力的新兴中小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多样的投资渠道、安全的退出机制以及与高风险并存的高额的投资回报,为众多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同时健全了中国的资本市场。从创业板开市起,至今仅仅6个年头,因此这是一个

3、并未完全成熟的新兴市场。当创业板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屡屡报出创业板指数呈现出波动较大的不稳定状态,尤其是2013年12月的暴跌更是为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敲响了警钟。这种现象和创业板的企业类型有较大关系。上市前,创业板企业多为股权集中度高、国有股占比较小、持股多的大股东兼任高管的家族式企业,这种一股独大股权结构不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另外,创业板对上板企业创新性、成长性的高要求使得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大多处于成长期、规模较小、经营稳定性较低的状态,再加上上市门槛相对较低,所以总体上来说投资风险比较大。因此,创业板上市企业必须通过完善自身的治理结构,以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

4、  二、文献综述  段小华、鲁若愚(2002)在《企业能力的竞争绩效评价指标及模型》一文中提出企业的经营状况最终都会反映到企业的盈利能力上。因此,企业业绩可以直接体现为企业的盈利能力。  有关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业绩的研究主要分为:股权结构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研究、董事会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研究以及综合公司治理各因素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研究。  (1)有关股权治理结构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研究。Berle和Means(1932)在《现代企业与私有财产》这本著作中研究指出:分散的股权结构会导致小股东搭便车现象的出现,适当的股权集中能够缓解股东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利益冲突,达到提高企业经营业绩

5、的目的。Leech和Leahy(1991)、LaPorta(1999)研究发现股权集中会导致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牺牲一部分小股东的利益,不利于企业追求经营业绩。还有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发现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的经营绩效之间的显著相关性关系,Demsetz(1985)通过研究美国511家上市企业,用会计利润率来作为企业绩效的衡量指标,他们的研究并没有发现股权集中  度的差异会给样本公司的经营绩效产生不同影响。魏乐(2010)以前两批3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年度的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流通股比例与创业板企业的绩效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黄长祥(2010)通过

6、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同企业业绩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企业业绩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李柯、汪家红(2011)通过截止到2010年7月28日的97家创业板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分析,得出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申鹏伟(2011)通过研究得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到第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之和、流通股比例同企业业绩呈反比,企业业绩与企业高管持股比例无显性关系。国内外关于股权结构与企业业绩的关系研究并未得出统一的结论。  (2)有关董事会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研究。Zahra和Pearce(1989)、Dalton(1999

7、)研究表明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经营业绩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反的,Lipton和Lorscli(1992)指出:当董事会规模超过10人时,企业的盈利能力会受到影响。而孙秀兰(1996)、翁铭鸿(1998)则认为董事会规模与企业业绩无显著相关关系。Donaldson和Davis(1991)发现,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有可能会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但是并不显著。Jensen(1993)、Rechner和Dalton(1991)则认为两职分离的企业业绩相对较好。相反,吴淑瑶(1998)研究提出两职状态与企业业绩并无关系。由此也能看出国内外关于董事会对企业业绩影响结论的多样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