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610604
大小:10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9
《程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程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摘要:程序教学法能加深学生对铅球技术动作的理解,激发和引导学生思维,使想和练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认识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对程序教学的教学实验,并与常规教学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比对照组提高成绩的幅度大,提高成绩的人数所占百分比高。 关键词:程序教学法;小学推铅球技术;实验组;对照组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58-02 程序教学是掌握知识、技术、技能的控制过程,其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具有以下特点:①程序教学是根据逻辑学的顺序
2、原则选择教材,并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②程序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自学积极性。③程序教学能提高控制教学的实效性。④在采用分组教学时,程序教学可以进行个别对待教学。 本文以包头市青山区少先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分成2组进行6次课的铅球教学实验,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处理和分析。 一、实验组教学 1、学习握球持球方法5 练习者自然站立,五指分开,将球放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根处,拇指和小指附在球的两侧,以保持球的稳定。握好球后,将球放到锁骨内端上方,贴紧颈部,头部略向右转,掌心向内,右轴抬起,右上臂与躯干约呈90度角,
3、躯干保持正直。(以右手持球为例) [教法1]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雏形站姿法――指出出手瞬间的身体和手臂的部位,停留一定的时间,使学生体会肌肉的感觉。 [教法2]原地徒手正面推拨球练习,主要学习蹬腿和出手动作形状,练习者两脚左右开立比肩略宽。正面对准投掷方向站立,左手上举,掌心向内,右手持于锁骨窝处,蹬腿提踵推拨左手,挺胸抬头,身体正对投掷方向,多次重复 [教法3]投前姿势站立,连续蹬地转髋条练习练习者成背向用力预备姿势,两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在空中形成右膝、右髋转向投掷方向,然后落地即成最后用力预备姿势。 [教法4]站好投前姿势,
4、连续作转髋展胸、抬头动作。 [教法5]持实心球或轻铅球练习 2、原地推铅球辅助练习 第一步:出手方法练习(以右手为例) 练习一:对墙正面开立(距离1米,右手持球于右肩颈部,左手扶球,然后伸臂把球推劐墙上,中食指用力按住球,稍停,双手把球接回)。 练习二:正对投掷区两脚开立,右手反握矿泉水瓶于右肩颈部,瓶内装2/3沙子,大拇指垫在瓶底,屈膝,然后蹬地、伸臂、扣腕、拨指将其推出,要求瓶子在空中成直立状飞行。 练习三:两脚开立,右手持实心球(或铅球)于右肩颈部,左手扶球,然后把球快速垂直推向地面(砸地)。 第二步:出手角度练习5
5、 练习一:同伴做蹬、转、伸、抬体徒手模仿练习。做好预备推铅球姿势,同伴在后面抓住模仿者的右手(起固定作用),模仿者反复进行蹬转伸抬体练习。 练习二:做好预备姿势对墙侧向站立,蹬伸转髋、抬体、顶肩不伸臂,利用蹬、转、抬、顶的速度将球弹出。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蹬、转、挺、抬、顶依次用力。 练习三:在距离投掷区5―8米的地方,设置一个平行于投掷圈延长线、高2.9 米左右的橡皮筋,练习者用完整技术将球推过橡皮筋。 第三步:出手速度练习 练习一:用完整技术推矿泉水瓶或垒球。 练习二:侧对墙(距离7米左右)推实心球。 3、加深理解
6、,精益求精 [教法1]加长工作距离,缩短工作时间采用两个人的动作模型,一个做预备姿势,另一个做出手动作并用两条线来表明铅球在手中运行的工作距离和人体重心移动距离,说明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和作用。 [教法2]帮助加大跟进速度助力法――由教师(或学生)在学生推 铅球出手时,一手固定左肩,一手帮助跟进。 [教法3]改进投掷角度采用标志法――附加一定高度的“标尺”,改进出手角度,铅球推出角度大约在42度,用“标尺”时可按个人投出最适宜高度和远度变化标尺高度和距离。 [教法4]巩固技术,提高成绩多球练习法――5每个学生备3~4个铅球,规定时
7、间,规定远度进行练习,提高单位时间内的练习密度和强度。 [教法5]增强学生练习积极性。培养取胜心,巩固技术,提高成绩采用升级法――按学生运动成绩和技术优劣以及场地情况分成不同级别,在两个教学场进行,采取优升劣降的方法。 [教法6]适应达标与技评要求,培养比赛能力分等级比赛法,按照学生成绩分组,进行比赛与模拟考试。 二、对照组教学 长期以来,在铅球技术教学中,人们普遍采用的是分解教学法,即把铅球的完整技术分解为几个部分,逐步使学生掌握,然后再将他们连贯起来,一般分为:握球方法、预备、最后用力和出手后的身体平衡四个部分。在四个部分中
8、最关键的是最后用力。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实验前对两组对象身体形态与水平无明显差异,按授课6次(不含教学前测试的时间,含教学后测试时间),进行了技术评定与考核。 实验后对两组测验提高成绩的人数和幅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