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433632
大小:18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10古代诗歌鉴赏课案2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专项提升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鉴赏诗歌的形象(分值:55分;时间:45分钟)[对点突破练]1.(人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西江月·秋兴程 馞[注]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滩头流下小渔船,转过芦花不见。【注】 程馞:字墨仙,明朝休宁人。结合词句简要分析作者通过“山翁”的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6分)答: [导学号29530261] 答案:①山翁是一个怡然自安,超然自处的隐逸者
2、的形象。②通过“招”与“笑”二字,可以看出作者与山翁关系的亲密,从“笑指菊花开遍”中,可以看出二人共同的高雅情趣。作者正是通过山翁这一形象的塑造,传递出自己向往田园山水的隐逸情怀,高洁的品性。2.(景物形象)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早发竹下①范成大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碧穗吹②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注】 ①竹下: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②吹:通“炊”。前人论诗,“作诗要有情有景,情与景会”。简要赏析本诗是怎样做到“情与景会”的。(5分)答:
3、 [导学号29530262] 答案:诗人把主观情思寄托在景物描写之中。诗歌选取了“轻雾”“重山”“炊烟”“树从”“溪水”“小桥”“禽鸟”等意象,组合成了一幅清秋黎明朦胧宁静而又生动活泼的山村美景图,寄寓了诗人晨出观景时的愉悦心情。赏析:开头两句“破小寒”“散疲顽”,写得很细致、真切。人们常有这样的体会:紧张的工作之余,能有机会到郊野散散步,会感到特别轻松愉快。第二联写在山路上遇到的情景:马在漫卷的轻雾中穿行5,恍若冲开一道道轻纱似的帏幔;那从轻雾中闪
4、出的重重叠叠的山,仿佛是从帏幔中放出的,一座,一座,千姿百态从身边闪过。写出了自己切身的感受和体验。第三联写在村落看到的景物:碧穗般的炊烟从树顶上笔直地升起,绿绸似的溪水从小桥下弯弯地流过。最后一联,写耳边传来鸟儿清脆的叫声,像是在欢迎我这个客人;这鸟声对于行人,似有情,又似无意,妙处正在这“有情无思”之间。行人把自己的感情,推移到鸟儿身上。全诗节奏轻快,情绪乐观。3.(事物形象)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题严陵钓台[注]张 继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注】 严陵钓台:东汉著名隐士严
5、光(字子陵)当年隐居垂钓的地方。首联为何要选“清风”这一意象?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 [导学号29530263] 答案:(1)“清风”暗指严光的高尚风范,有“斯人虽去,遗风犹存”之意。(2)尾联揭露和批判了时人难拒诱惑,追名逐利、趋炎附势者比比皆是的社会现状,表达了对拒绝高官厚禄、不求荣华富贵品行的敬佩与赞叹。(意思对即可)赏析:首联总写登临感受。“似秋”说明非秋,只为强调风之清,而之所以“清风亦似秋”,
6、是由于“人如在”,这里是严光旧隐所在,“清风”暗指严光的高尚风范。中间两联描写景物。严陵钓台依山傍水。山较高,故天边星垂如沉峰谷;水不宽,站在江畔钓台之上可以俯视江面。“春”,点明季节,与上文“似秋”相照应。大树参天,飞禽翔集;水流湍急清澈,鱼游浅底。这四句景物描写是虚实结合的。“客”句借喻严光已是星辰坠落离开人间了;“钓”句,其旧隐陈迹仍矗立江边,高风亮节的品质像一江春水代代相传。鸟聚乔木,鱼依浅濑,比喻人各有志,择善而处,严光选择了洁身自好、垂钓隐居。这样,作者很自然地引出尾联的议论:自古以来谁能像严光那样,在“芳饵”(高官厚禄)的诱惑之下不吞食上钩呢?4.(
7、意象作用)阅读下面的这首清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唐多令 感怀徐 灿①玉笛②清秋,红蕉露未收。晚香残、莫倚危楼。寒月多情怜远客,长伴我,滞幽州。小苑入边愁,金戈满旧游。问五湖、那有扁舟③?梦里江声和泪咽,频洒向,故园流。【注】 ①徐灿:明末清初著名女词人,江南吴县人。②:用手指按5。③此句中“五湖”“扁舟”系范蠡的故事:勾践灭吴,范蠡乃辞勾践,泛舟五湖。本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答: [导学号2
8、9530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