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19世纪英语文学儿童形象的衍化

浅议19世纪英语文学儿童形象的衍化

ID:23219381

大小:5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5

浅议19世纪英语文学儿童形象的衍化_第1页
浅议19世纪英语文学儿童形象的衍化_第2页
浅议19世纪英语文学儿童形象的衍化_第3页
浅议19世纪英语文学儿童形象的衍化_第4页
浅议19世纪英语文学儿童形象的衍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19世纪英语文学儿童形象的衍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19世纪英语文学儿童形象的衍化19世纪英语文学儿童形象的衍化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19世纪英语文学儿童形象的衍化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儿童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18世纪末,英语文学中的儿童主人公形象开始被塑造出来,并在文学殿堂里变得鲜活、真实。尤其是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与成年人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浪漫主义诗人将儿童比喻为圣婴,到维多利亚时代,很多作家将他们塑造成苦儿的形象,如查尔斯·狄更斯的儿童小说。而到了19世纪后,很多作家又将儿童的形象塑造成顽童,如马克·吐温的儿童冒险小说中的顽童被人们认为是真正的儿童。这些形象在各自的时代具有不同的

2、发展过程,可以帮助读者清晰地认识这一系列形象衍化的不同特征。  关键词:英语文学儿童形象塑造形象  :A  最早英语文学中塑造的主人公形象与英雄人物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到了19世纪,儿童的身影逐渐在英语文学中被人们所注意,而最早将儿童形象放到文学中来的是以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为代表的天真纯洁的圣婴形象,而后狄更斯则通过儿童的视角来反映现实坎坷生活,到19世纪末,马克·吐温则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创造儿童小说。由此,英语文学中的儿童形象完成了从出现、发展到成熟过程。  一回到大自然的圣婴形象  从17世纪的农耕社会到18世纪这一百年间,英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成为标准的工业国家。而

3、这期间所发生的社会变革对英国的诗歌具有巨大的影响。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英国社会走进了一种平静而又死气沉沉的社会环境中,这一时期的伟大作家的作品大都逃向内心世界,他们关注人类精神在与大自然交流中得到的升华,把自然当作神圣的主题来歌颂,以儿童为题材来表达自然之和谐状态的永恒,这一时间的典型代表是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  1威廉·华兹华斯诗中的美好儿童形象  华兹华斯塑造的儿童形象天真纯19世纪英语文学儿童形象的衍化由写论文的好帮手.zbjy.提供,.洁、充满了幸福,但是这幸福总是短暂地让人遗憾,因为他们总是在幼年夭折,令人在极为爱慕的同时,徒增悲伤,这其实表达了诗人对回归大自然纯净社

4、会的愿望。例如,华兹华斯在《致蝴蝶》诗中所描写的孩子们过着快乐的日子:“Inthosegoodfun,goodfundays,ourchildrenathomeallday,…Tongthetrees”,大意是:“在那些好开心,好开心的日子呀,我们孩子家整天玩乐,……两个人一起,把蝴蝶追赶!我在树林里,小树间东奔西跑。”华兹华斯用连续的“好开心,好开心”营造了开心愉快的气氛。而读者通过阅读这首欢快的诗句,脑海里马上生成了两个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让人心情欢快。又如,华兹华斯在《远见》中叙述了在春暧花开的日子里,儿童们在田间采花玩耍的场景。在诗中,他通过对樱草、雏菊、水仙花等美丽的花朵描写

5、,不但在读者面前展示出一个阳光明媚,五颜六色的春天,还突出了孩子们天真纯洁的心态:“为了那一天吃个痛快,草莓的花儿啊你可不能采”,大孩子告诉小一点的孩子,因为草莓能结出好吃的果子,所以不能随便摘草莓花。诗歌中充满了童真童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读者在读这些诗时会发现,诗人所描写的孩子大都生长在乡村,在美丽的大自然教育陪伴下生长,其实它表达了诗人的一种观点:即孩子最好的伴侣就是自然。诗人全心全意称颂儿童的纯真可爱,将儿童看作上帝赋予人间的珍贵礼物。如在《无题:好一个美丽的傍晚,安恬,自在》中,诗人表达了对孩子的由衷喜爱:“亲爱的女孩!……天性的圣洁却没有稍减……上帝和你在一起,我们却茫然

6、。”诗人愿意以任何身份和她呆在一起,并希望与她们长久相伴。  在作家看来,儿童本质上就是神圣的,而非成人世界那样你争我夺,尔虞我诈,他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与生活各方面紧密相连的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诗人认为儿童纯洁天真可爱,天性美好圣洁,是上帝给予人的安慰和希望。  2威廉·华兹华斯诗中儿童形象的失落  威廉·华兹华斯在诗中虽然描写了儿童们圣婴般的形象,但结局都是一个个离开了自己,当这些孩子离去的时候,诗人感到异常的孤独。“Lucy,sheisaliveb,tomeitisasifagenerationhadpassed!”大意是:“露茜,她活着时无人留意,死去有又谁知?如今,她已经躺在墓

7、里,与我则恍如隔世!”这首诗描写的是天使般美丽的小女孩露茜·格瑞在一个暴风雨之夜失踪了,诗人用儿童的死表现了大自然的纯净正被民众的骚乱和政府的残暴所埋葬,诗人用诗歌表达了强烈的失落感。  另外,诗人在名为《鲁思》的诗中描写了历尽苦难的鲁思最终也死去,在《没有孩子的父亲》中描写了农夫的儿子艾伦早早死去,诗人是那么怀念这些孩子,由于他十分眷恋这些孩子,他时常会来到他们的坟墓边久久的凝望。华兹华斯通过对死去的孩子的意象描写,表明了一种对儿童之死的态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