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用彤对《太平经》的考证研究(1)

汤用彤对《太平经》的考证研究(1)

ID:23188010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5

汤用彤对《太平经》的考证研究(1)_第1页
汤用彤对《太平经》的考证研究(1)_第2页
汤用彤对《太平经》的考证研究(1)_第3页
汤用彤对《太平经》的考证研究(1)_第4页
汤用彤对《太平经》的考证研究(1)_第5页
资源描述:

《汤用彤对《太平经》的考证研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汤用彤对《太平经》的考证研究(1)对于道教史研究的开端,入手点的选择实为关键。汤用彤先生通过对浩如烟海的道教经史的广搜精求,首先确定了《太平经》在道教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他指出,《太平经》上接黄老图谶之道术,下启张角、张陵之教。①为了辨清黄老道术与《太平经》、汉代佛教的源流关系,他探本求源,考察了黄老之学到黄老道术的演变过程。他认为,《庄子·天下篇》举儒墨阴阳名法诸学,总名之为道术;汉初司马谈《论六家要指》,以黄老之清净无为曰道家;《汉书·艺文志》从之;《史记·封禅书》已称方士为方仙道;汉末乃有太平

2、道;而王充《论衡·道虚篇》以辟谷养气神仙不死之术为道家——此皆后世天师道教之始基。②这是说道教是由先秦道家逐步发展演变而来的。在这一演变过程中,汤先生特别关注黄老学在道教形成中的作用。当时学界过多的强调了道家与道教之间的区别,汤用彤先生则率先注意到了黄老学向黄老道术演变的轨迹,而这正是道家向道教演进的关键环节。从中可以看出道家与道教的密切联系,这也是道教史研究必须先要搞清楚的问题。而对于秦汉之际黄老道家演进的发掘和阐明,汤先生实有开端之功。黄老之学到黄老道术变迁之迹的厘清,对于道家道教学术史的进一步组织、整

3、理,确有相当的贡献。他的研究说明,道教的产生首先是中国固有的黄老道家自然演进的结果。道教形成时的另一特点即其兼容性,尤其是黄老方术和各家理论的碰撞与融合成为道教发展壮大的重要特点:“两汉之世,鬼神祭祀,服食修练,托始于黄帝老子。采用阴阳五行之说,成一大综合,而渐演为后来之道教。浮屠虽外来之宗教,而亦容纳,为此大综合之一部分。”③这种综合性在《太平经》中有集中体现。故在汤用彤先生看来,《太平经》正是上接黄老,兼容浮屠之教而成“一大综合”的道教最早经典。由此,他展开了对《太平经》的研究。一、《太平经》出世真伪考

4、1935年,汤用彤先生在《国学季刊》第5卷第1期上发表了长文《读〈太平经〉书所见》。这是国内学术界对《太平经》的创始性研究。文中考订该经为汉代作品,解决了《太平经》的成书年代问题。汤用彤先生在西南联大期间指导王明先生作的研究生论文《太平经合校》,后来成为研究道教的必读资料。任继愈先生说:“我当时看到这部《合校》是汤先生手把手带着王明作出的,如果说它是师生合著也不为过。”④王明先生在《太平经合校》“前言”中也声明“这书是旧稿重编。前蒙北京大学教授汤用彤先生帮助最多”⑤。《太平经合校》的编纂以明《道藏》57卷残

5、本为底本,参照各类引书,加以校、补、附、存,基本上恢复了《太平经》10部,170卷的原貌,为道教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凭。《太平经合校》以扎实的功底和独创的体例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定本和传世之作。⑥(作文网zw.ΝsΕAc.编辑整理)《太平经》的行世是道教产生的重要标志。关于《太平经》与黄老的渊源,汤用彤先生指出,《太平经》亦为安身治国之方,颇含黄老无为之理。又据《汉书·东方朔传》注引《黄帝泰阶六符经》推断其时所谓黄帝之道,已有太平之义。而黄老道术,亦与阴阳历数有关。于吉之《太平经》上接齐人甘忠可《天官历包

6、元太平经》十二卷而来。⑦汤先生推测现《正统道藏》所载《太平经》五十七卷残本,即是琅琊宫崇所上百七十卷的“神书”——《太平清领书》。他断定《太平经》为汉代旧书,根据有三:他首先依范晔《后汉书》唐章怀太子李贤注及王悬河《三洞珠囊》所引,证明《正统道藏》中的《太平经》,唐代已有其书;接着详考现存之经与襄楷、葛洪《抱朴子》及范晔《后汉书》所记相符合;最后证实《太平经》所载之事实与理论,皆汉代所已有,且关于“五兵”、“刑德”之说,若非汉人,则不能陈述若是之委悉。⑧这是《太平经》为汉代之书最关键的证明。二、从《太平经》

7、反映出的道佛关系来断定其年代上面所说,主要在于证其内容为汉代已有,然而最确切的证明,则是其中所说非汉时不能有。后项证明,虽似极难,但他通过研究《太平经》反映出的道、佛两教关系,进一步断定其年代在汉末之前出世。这不能不说是极难得的发现。且《太平经》在与二教的关系上,实甚重要,故颇有研读价值。于此他分三事论之:(一)《太平经》是否反佛。东汉佛教流行于东海,而《太平经》出于琅琊,壤地相接,平原襄楷因之得读浮屠典籍并于吉“神书”。由此汤用彤先生认为,造此经者如知桑门(后称沙门)之道术,亦不足异。《太平经》对不孝、不

8、好生等四种行事斥驳极详(见卷百十七),就此汤用彤先生认为是指浮屠之教⑨。范文澜名著《中国通史简编》对于《太平经》所言四事亦持类似看法⑩。“巨赞法师认为,范先生可能是受了汤先生著作的影响。他否认《太平经》是对佛教而发(11),但未能找出充分有力的文献证据。汤先生在与其反复的讨论中又继续补充了一些论证的材料(12)。他们的有关探讨,有助于后人深化认识《太平经》与佛教的关系。(二)《太平经》是否汲取佛说。《太平经》卷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