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152412
大小:6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04
《浅析语言理解中的动作知觉: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语言理解中的动作知觉: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语言理解中的动作知觉: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语言理解中的动作知觉: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语言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者听到一个单词的同时,会激活单词的经验性表征(如词汇、语法、发音、形态、触知觉等),以及与单词相关的动觉、知觉、情绪性经验表征,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表征加以整合(Z摘要具身认知理论是目前认知科学领域中最新的研究范式和取向,它认为人的认知过程依赖于感知和动-作系统,强调身体在认知中发挥重要作用。具身语言理解则认为,身体、动作和知觉系统在语言认知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
2、作用。文章在简要回顾具身语言理解的相关理论如索引假设、浸入式经历者框架、语言神经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从语言理解的四个层面的实证研究,即音位、单词、句子、语篇,证实具身语言理解的观点。未来的研究应该着眼于用具身认知观点来解释更高级的抽象语言表征,具身单词、句子、语篇的具体表征形式,并利用具身语言认知的观点进行认知的本土化研究。 关键词 具身认知;语言理解;动作知觉;心理模拟 分类号 B842 1 引言 语言理解是当前心理学的核心理由之一。什么是语言理解?当我们说我们理解了一个单词,一句话,一段文字时,我们是指什么?在第一代认知科学的框架下,语言理解是建立在抽象
3、规则和表征的基础之上,认为人们通过对独立于大脑和世界的抽象规则和表征的理解来进行语言理解。然而这种观点无法回答符号接地理由(symbolgroundingproblem), 即如何使一个形式符号系统的语义解释具有系统的内在性,而不仅仅是寄生于我们头脑中的作用?抽象符号和规则并不能完全的解释现实世界,因此在解释语言理解机制的过程中存在缺陷。 针对这种语言理解理论遇到的理由,一些研究者从具身认知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具身认知的语言观(embodiedlanguageofcognition)。这种观点认为,语言概念是植根于动作和知觉系统中的(Glenberg,1997;Bar
4、salou,1999;Barsalou,Simmons,Barbey,&ersedExperiencerFrame,IEF)假说,其基本假设为:当人们阅读或者听到一个单词的同时,会激活单词的经验性表征(如词汇、语法、发音、形态、触知觉等),以及与单词相关的动觉、知觉、情绪性经验表征,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表征加以整合(Z语言理解中的动作知觉: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语言理解中的动作知觉: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语言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an和Narayanan的语言神经理论 Feldman和Narayanan(2004
5、)提出了语言神经理论(TheNeuralTheoryof语言理解中的动作知觉: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由优秀站.zbjy.提供,助您写好论文.Language,NTL),认为人们对语言的理解是通过下意识的想象或模仿被描述的情景而实现的。支持某一动作的复杂神经或肌肉协同是这一动作的核心语义,也就是说,动作的神经肌肉协同是这一动作语义的生理基础。抓握动作包含了一个动作成分(如何抓握)和不同的感知成分(人抓住物体时的样子以及被抓物体的样子),同时也涉及到其它的神经通路,例如抓握时的体觉成分(抓住物体的感觉)。动作动词的作用和定义它的动作都是情境依存性的,即单词的作用会因不同的受体以
6、及不同的目的而不同。 NTL理论是在吸收不同学科观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试图通过建立语言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模型来揭示语言的神经实质。这种观点拒斥之前认为语言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脑区或者语言加工归属于少数几个脑区的观点,主要讨论了众多的脑区是如何相互协作实现语言理解和学习的(Feldman&Narayanan,2004)。 3 具身语言理解的相关实证研究 研究者在语言理解的具身观领域建立了众多的理论,并且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佐证。其中以镜像神经元的发现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镜像神经元的存在最早在恒河猴的研究中得以证实,研究者发现,当恒河猴执行与目标相关的手/嘴动作(比
7、如抓取物体)时,其腹侧运动皮层F5区的神经元被激活,而当恒河猴在观察其他个体(猴或人)执行相似动作时,这些神经元也会被激活(Gallese,Fadiga,Fogassi,&Rizzolatti,1996)。这一发现从神经层面证实了语言理解的具身性。之后,研究者陆续在人脑左前额叶皮层的Broca区、腹外侧运动前皮质、顶下小叶、额下回、脑岛等区域也发现了同样的能将观察动作和执行动作匹配起来的具有镜像属性的神经元(丁峻,陈巍,2009)。这似乎昭示了具身认知的根源,自然也说明和解释了具身语言理解的机制。近年来,心理学家们借助于神经科学的资料,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