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哲学中“自由”概念的政治哲学之维

浅析马克思哲学中“自由”概念的政治哲学之维

ID:23014238

大小:6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02

浅析马克思哲学中“自由”概念的政治哲学之维_第1页
浅析马克思哲学中“自由”概念的政治哲学之维_第2页
浅析马克思哲学中“自由”概念的政治哲学之维_第3页
浅析马克思哲学中“自由”概念的政治哲学之维_第4页
浅析马克思哲学中“自由”概念的政治哲学之维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马克思哲学中“自由”概念的政治哲学之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马克思哲学中“自由”概念的政治哲学之维马克思哲学中“自由”概念的政治哲学之维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马克思哲学中“自由”概念的政治哲学之维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马克思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对马克思哲学先后经过了知识化解释、主体性解释和实践哲学解释三次转变。马克思哲学本体论诉求的政治哲学维度是十分明显的,马克思所追求的“自由”也主要是政治自由、政治解放层面的自由,而不仅仅是与“必定”相对应的自然科学作用上的那个“自由”。  [关键词]实践;理论;政治自由;政治文明  []A  []1673-5595(2009)05-0077-(0

2、4)    一、对马克思哲学解释模式的转变    马克思哲学最初被介绍到中国时,曾经作为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的代名词,当时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如李大钊、李达、陈独秀、蔡和森等,从学理层面对马克思哲学作了唯物史观的解释;在革命实践层面,马克思哲学被解释成了有关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的学说。可以说,这些解释模式都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建国后中国思想学术界和政治生活领域继续用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来解释马克思哲学,并走向了各自的极端化解释。  在学术界,对马克思哲学最明显的解释模式就是把马克思哲学知识化、教科书化,把马克思哲学看做铁板一块的几个部分,认为马克思哲学是无所不包的知

3、识体系,这种知识化、体系化的解释模式使马克思哲学成了令人生畏的理论体系;而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马克思哲学继续被认为是阶级斗争的学说,甚至是“造反有理”说,以至酿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教条。后来,中国学术界出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扭转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口号,但对马克思哲学的教科书解释模式则没有转变,马克思哲学仍被视作是“客观的”、“规律性”的科学体系。然而,所谓的“客观规律”也有一定的主观形式,而不是完全的把主体弃之不顾。人们的“看”世界方式以及行为、行动都是在一定价值目标的指导下进行的,任何“客观的”规律都经过了“人”这一主体的过滤。马克思在标示

4、自己哲学的时候,说“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54等等,而决不似教课书描述的那样,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体。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进展,人马克思哲学中“自由”概念的政治哲学之维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zbjy.提供,.的主体性地位凸显出来了,学术界越来越不满意于马克思哲学的传统教科书解释模式,认为应该凸显人的主体性地位,关心人的价值、人生作用等,而不应该把哲学仅仅当作一种知识来学,而应该增加人们的智慧和深思,马克思哲学更应该走出封闭的体系框架,走向关心人的方向上来。因此这一时期有关价值哲学、主

5、体性哲学、实践主体性等的研究出台了。这一时期曾出现了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的热潮,特别是“异化”概念成了一时最为流行和时髦的词汇,这无不表现出马克思哲学研究已经关注人的存活状态了,人们当下生活的“异化”状态成为讨论的热门话题。  然而,对马克思哲学的主体化解释并未走得太远,这其中的理由既由中国的实际情况决定,也由马克思哲学本身的性质决定。马克思哲学既不是铁板一块、脱离主体的知识化体系,当然也不是仅仅局限于主体范围内的“纯意识”哲学。纯粹的意识探讨是西方近代哲学的主要内容之一,马克思用了不少的篇幅批判了德国近代哲学,意在使哲学本身下降到人们的日

6、常生活,走向实践,而不再局限于书斋里。而马克思所说的“实践”,绝不是指理论上的“实践”概念,而是把哲学作为一种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武器,而理论只是实践的一个部分,理论只有契合于实践才能得到说明,任何理论只能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只是对世界的有限解释,而不是包罗万象的解释体系。与此相应,此时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哲学”特性给予了探讨和研究,即把马克思哲学置于人类实践的视野之中,有人还用“人类学思维范式”来标榜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新突破。文化哲学也在此基础上登场了,在意识形态领域比以往更加强调对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和“创新”。  马克思哲学既超越了传统哲学,又是在传统哲学的基

7、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接受了康德、黑格尔等古典哲学家的研究成果,又把他们哲学的抽象性给予扬弃,从人类“实践”中找到一切理论的原型和基础。“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56通过把抽象的理论还原于“实践”,马克思发现了理论、认识的结构原型。马克思一生的任务就在于探讨人类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进人类的“实践”,即是说,马克思已不满足于仅仅对外部世界的描述和认识上,而是把自己努力的重点放在了“破坏”和“改造”现存外部世界的“实践”上。正如他自己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

8、界,理由在于转变世界。”[1]57“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