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99411
大小:5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15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愚公移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知识目标: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②、能力目标:文言文的诵读;多种学法的体验。运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和方法目标: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二、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三、教学难点:培养
2、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四、教学方法:1、启思、点拨法,2、诵读法,3、讨论法,4、练习法。五、教具准备:多媒体。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听歌曲《愚公移山》,创设情境)这首歌曲改编自家喻户晓的《愚公移山》的故事。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也提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
3、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二)听录音朗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楚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画出疑点。1、着重掌握以下几个句子节奏:方/七百里;惩/山北之塞;“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投诸/渤海之尾2、着重读准以下几个语气语调:“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担忧的语气)“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讥讽的语气语调)“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痛斥的语调)“何苦而不平?”(坚定反驳的语气)(三)、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思考:这篇课文从什么写到什么?教师归纳总结
4、:从有大山写到山被背走,从大山阻塞写到无垄断,从愚公移山的想法写到愚公移山的行动,从开始移山写到移山结束,从人的移山写到神的帮助,从愚公移山的远大理想写到愚公移山的伟大精神……(四)学生小组合作翻译课文1、鼓励学生回忆翻译的原则:信——忠实原文,达——通顺流畅,雅——优美生动2、翻译方法指导:(1)加。如“方”即“方圆”,指面积。(2)改。如“仞”现在已经不作长度单位运用,可改为意思相近的词“丈”来代替。(3)补。文言文中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5、(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3.通过几个重要的句子检查学生的翻译情况:(1)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何苦而不平?愁什么挖不平呢?(2)、被动句帝感其诚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
6、。(3)省略句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边,黄河的北边。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边。(五)、小组合作,讨论下列问题。1、课文写了哪些人?其中哪些人参与移山?他们各抱有什么样的心态?教师点拨:愚公、智叟、愚公之妻、邻居小孩、子孙荷担者三夫;其中愚公、愚公之妻、邻居小孩、子孙荷担者三夫参与了移山;愚公:高瞻远瞩,坚持不懈;智叟:目光短浅,嘲讽阻扰;妻子:关心,提出问题;邻居小孩:愉快助之2、移山工作做起来顺利不顺利?遇到困难?请从书中找
7、到语句并作简要分析。教师点拨: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说明山又高又大,移山很困难。移山的人少,只有五人,且老的老、小的小。②“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路途遥远,往返时间长。③“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说明运土的工具简陋落后。3、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要克服困难
8、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4、什么“愚公移山”的精神就是克服困难的精神。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发扬这种精神,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干下去,才能取得成功。是愚公精神?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还需要这种精神吗?5、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6、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什么?对比和衬托手法的运用。1.对比a.移山人力的单薄与移山任务的艰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