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862539
大小:32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1
《宏观税负产业税负与结构性减税政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宏观税负、产业税负与结构性减税政策李波【专题名称】体制改革【专题号】MF1【复印期号】2010年04期【原文出处】《税务研究》(京)2010年1期第25~29页【作者简介】李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内容提要】当前我国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关口,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宏观税负、产业税负的结构性特征,梳理产业税负对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影响,提出调整税负水平和结构的税收政策和税制改革建议。【关键词】宏观税负/产业税负/税收政策宏观税负、产业税负与结构性减税政策李波【专题名称】体制改革【专题号】MF1【
2、复印期号】2010年04期【原文出处】《税务研究》(京)2010年1期第25~29页【作者简介】李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内容提要】当前我国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关口,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宏观税负、产业税负的结构性特征,梳理产业税负对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影响,提出调整税负水平和结构的税收政策和税制改革建议。【关键词】宏观税负/产业税负/税收政策 一、我国宏观税负与产业税负状况 (一)我国产业税负助推宏观税负水平明显偏高 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国家的总体税负水平,一般通过一个国家一定
3、时期政府所取得的收入总量占同期GDP的比重来反映。宏观税负水平历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最尖锐、最敏感的问题之一,因为它不仅构成了一个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而且还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 就宏观税负来看,笔者认为在进行宏观税负分析的同时,应关注结构性的微观税负、产业税负问题,产业结构变动对宏观税负水平的形成影响较大。将政府的产业政策、行业结构差异、税负差异等诸多因素考虑在内,可以使税收负担的评价较为接近实际情况,使影响税收负担高低的因素更为清晰地显现。从历年全国宏观税负、产业税负(见表1、2)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明显偏高,
4、且呈逐年走高趋势。从结构方面分析可以发现,如果一些能够产生较高税收的行业发展较快,这些行业在整体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那么税收占GDP比重就会上升。如税负较高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近年来出现了持续提高的态势,同时伴随着税负较低的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成为助推宏观税负上升的一个重要结构性原因。 近年我国GDP各构成产业中,第二产业发展较快,制造业增加值年增长率始终高于GDP年均增长率,因此,第二产业的较快增长直接带来税收收入增长快于GDP的增长速度。此外,在GDP增速稳定、税制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一些大于GDP核算口径的税基较快增长,也是促进税收增长快于GD
5、P增长的重要原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大,等于扩大了增值税、消费税的税基,税收收入与其对应税基的弹性为1,结果促使增值税、消费税收入以快于GDP的速度增长,促使宏观税负水平提高。 (二)我国三大产业税负不平衡 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指标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之和。产业结构的特征不仅决定了国民经济的构成和国民经济增长的潜能,也决定了产业税负的特征。我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中存在结构问题,据2001~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贡献最大,第三产业重要性逐步加强。随着我国
6、工业化发展,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增长贡献率不大且不断下降。从1991~2007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从24.5%下降到11.3%,贡献率由7.1%下降到3.6%;工业和建筑业构成的第二产业占经济比重最大,贡献率最高;2007年,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达48.63%,贡献率达54.1%;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贡献率越来越高;2007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40.1%,贡献率达42.3%。 与此同时,各个产业的税收负担率(该产业提供的税收收入占该产业增加值比重)与产业结构的变化相适应,表现为现阶段我国产业税负不平衡。在经济发展的结构变化中,第一产业的比
7、重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据表2统计,2001~2006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税收负担率平均为0.04%、19.32%和15.54%,从三大产业之间的税负水平来看,则表现为第二产业税负最重,不仅高于第三产业,也明显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税收负担率近年稳定在20%左右,而第三产业税收负担率则呈现出逐年上升1个百分点的趋势。 工业是第二产业的最主要行业,按现行税制规定,除建筑安装业征收营业税外,全部工业都征收增值税。由于受各种经济条件制约,在相同的行业、经济业态基本相近的情况下,税收负担水平却呈现出不同的表现,但从全方位观察,2009年以
8、前的生产型增值税税负在不同行业间的差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