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710986
大小:7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1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若干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若干思索【摘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热点问题,从问题出发,从现实出发,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结合实际国情探讨可行的方式,以保证他们公平地接受义务教育。【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公平;义务教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速推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市务工。当前,我国农民工总数已迗2亿多人,他们的身后有着另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7000多万农民工子女。由于各种原因,进城务工人员遇到了诸多问题,而其中子女教育问题是他们的最大困难和心头之痛,这一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保证
2、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平地接受义务教育,不但有助于我国真正普及和全面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总体质量,还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公平接受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原因1、入学难一一束缚的“二元”户籍制度;中国的二元户籍制度,把公民人为地分成城市居民和农民两种不同的身份,两种身份两种不同的待遇。户籍制度成了我国所有二元结构安排中的元制度,决定着其它诸如教育、就业、医疗等一系列制度。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农民可以进城经商或打工,却是实行暂住证制度,依然没有在城市定居的权利。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由地方负责,实行分级
3、管理。[1]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主要由其户籍所在政府负责,教育经费则按照户籍学生数下拨。当孩子们随父母进入城市,原户籍所在政府不可能再负责他们的教育,而流入地政府没有承担他们教育的经费预算。我们的法律明确地规定了儿童受教育的权利,然而也正是这些法律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的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现实生活中,原所在地教育部门不希望生源流失,不少的农村学校因为缺乏生源而不得不面临拆掉或合并的情况,生源减少也会降低其升学人数及教学成绩;而转入学校所在地教育部门也因为教育经费或学生学习成绩差等因素而拒绝入学,设置了或明或暗的门槛,如有些公办学校入学时需要暂住证、居住证明、就业
4、证明等各种证件齐全;有些学校就要收取较高的借读费或者赞助费。教育制度的执行与户籍制度的冲突,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互相推诿教育的责任,使得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难以享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义务教育,更谈不上平等享受教育发展的结果了。2、上好学难__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2010年7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之后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对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平接受义务教育提出了要求,“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2]这一纲要把这个问题提升到了国家教育改革的层面,成为了政府和全社会的
5、行为。但是目前,他们进入城市后,主要有两种教育安置方式:一是以借读生身份插班或单独编班就读于公办学校;而是进入由社会力量创办的专门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从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现状和教育资源看,公办学校与农民工子弟学校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由于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流动性强、工资收入无保障、文化程度较低、居无定所等原因,他们更愿意为自己的孩子选择相对比较容易进入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这类学校虽然门槛比较低,费用低,但其教学条件相对简陋,且部分教师素质相对较差,学习氛围也远不如公办学校,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公办学校教育资源丰富,各项配备齐全,但若大量接收进城务工人员
6、随迁子女,学校没有收取任何国家规定外的费用,却要加大经费投入,教师的课业负担和管理难度也会随之加重。因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这些孩子在学龄前阶段受到的启蒙教育普遍落后于城市儿童,部分公办学校认为农民工子弟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差,会影响升学率,也会增加班级管理的难度,采取拒收或少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的措施。有些学校特别是优质学校不允许招收农民工子女,有些即使是招收了,也把这些孩子单独编班,采用分班学习的办法。这种“隔离”和歧视的做法,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3、受歧视不公平待遇受到二元户籍制度影响,以及所处生活环境和所受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差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
7、子女经常会遭遇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比如许多城市孩子不愿意跟他们在一起玩耍和学习,甚至出现被孤立的现象,老师也不太重视他们的学习,这些都很容易让他们变得沉默和孤独。他们身上劳动能力强、性格朴实、乐于助人等优点很难被人发现,许多孩子也表现出很不适应城市生活和学习的状态。二、解决问题的建议1、试行“教育券”,设置合理化制度,将义务教育与户籍制度脱钩;1995年美国货币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米尔顿根据托马斯•帕因的《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提出了教育券理论。[3]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