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路 精神之路

哲学之路 精神之路

ID:22687673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0

哲学之路 精神之路_第1页
哲学之路 精神之路_第2页
哲学之路 精神之路_第3页
哲学之路 精神之路_第4页
哲学之路 精神之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之路 精神之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哲学之路 精神之路《走向精神》一书正是从哲学的历史性角度来研究狄尔泰,既注重了历史性的同一,又注重了历史性的差异。  它注重狄尔泰对康德、黑格尔等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的传承和改变,并联系当时的哲学文化思潮  和狄尔泰的个人抱负来理解这种传承和改变。    近读谢地坤先生新著《走向精神科学之路:狄尔泰哲学思想研究》(以下简称《走向精神》),联想到谢地坤先生治学主张,想就其中两点来谈谈对本书的理解。  谢地坤先生重视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强调批判地领会黑格尔关于哲学和哲学史的主张。学过哲学的人大概都知道,正是从黑格

2、尔开始,历史,尤其是哲学本身的历史,在哲学研究中获得了非同一般的地位。历史,不仅仅是历史学的,更为根本的,它是哲学的;哲学,也必然表现为哲学史,它有其历史性的同一。  《走向精神》一书正是从哲学的历史性角度来研究狄尔泰,既注重了历史性的同一,又注重了历史性的差异。它注重狄尔泰对康德、黑格尔等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的传承和改变,并联系当时的哲学文化思潮和狄尔泰的个人抱负来理解这种传承和改变。另一方面,它联系了现当代的现象学、存在哲学和解释学等来讲一步作出理解和解释。而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研究方式直接相关于狄尔泰本

3、人的哲学主张,相关于他将历史理解为生命和对待历史的解释学态度。这也就意味着,对狄尔泰的哲学研究一方面以哲学史的方式进行,另一方面更是以某种方式回到了对历史的哲学研究,并且通过这两方面的综合来体现哲学研究本身。  具体地来看一下。首先历史地回顾了时代性处境,即理性主义高峰——黑格尔哲学——之后的处境。此时,“非理性主义思潮已经是暗流涌动”,“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新浪漫主义等思潮各执己见”。时代的多元化表面上丰富了哲学的广度,但更是个挑战,因为哲学极易在此多元化中盲从、越界和迷失自己。因此,一个类似康德的工作,即为

4、哲学划界或“新的理性批判”成为必需。但是,狄尔泰的“回到康德”并不只是意味着对康德先验哲学的根本赞同。  在甚为基本的认识论方面,认为狄尔泰对康德的批判多于继承。他总结了狄尔泰对康德认识论的置疑,比如在狄尔泰看来,康德拆散了认识中不可分离的认识形式和认识材料,把生动的心理关联体抽象为“独立的能动性”;进一步地,康德认识论中太偏重知性的成分,忽视了与生命的关联;生命虽然对思想来说是神秘莫测的,但同时“生命就是思想的表达”,生命虽不可被分析,但可被描述。可见,正是通过对康德的批判,狄尔泰充实了自己独特的生命概念,并试

5、图把康德的先验认识论转变为生命的认识论,更确切地说,转到描述心理学上来。  关于这种转变,指出这实际上是对古典哲学的康德式的认识论的改造和重建,他迈出了走向现代哲学的重要一步,甚至为现象学作了天才的前瞻和准备。同时也敏锐地指出,正是在吸收英国经验论和同时代的科学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狄尔泰试图实行这种转变,其中既有历史性的必然,也有哲学家个人的历史性旨趣。就历史性的必然而言,经验论和先验论的更深层的调和,英美风格和欧陆风格的融合,在现当代哲学的历史进程中已不可避免;就个人的历史性旨趣而言,就其消极方面评价为:狄尔泰的

6、整个思想体系还是在经验论和唯心主义传统之间摇摆,只是对传统哲学加以新的解释和修正,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尚不足以开辟哲学上的新时代。这一对狄尔泰哲学的定位应当说是中肯的,并且有较强的解释效力,它综合了国内外学界针对狄尔泰的两种主要认识,即狄尔泰在哲学史上的过渡性和独立性。  对黑格尔的批判和继承是狄尔泰哲学的另一重要方面,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对历史的认识。他的“精神科学”这一概念便脱胎于“历史理性的批判”。虽然其中明显可见康德式的风格,他本人也拒绝以概念辩证运动的方式来理解历史,但是在这一方面黑格尔的影响仍是最深。指出

7、,晚年的狄尔泰甚至接受黑格尔的思想,从“客观精神”方面来理解自己的“精神”科学。  相对主义和为人文科学奠基的普遍化主张,在狄尔泰哲学内部相互争锋。如果以更宏大的历史背景来考量,我们可以认识到,狄尔泰身上正体现了现当代哲学的认识论困境先验和经验、主观性和客观性、对象性和非对象性、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等一系列关系的处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走向精神》一书正是从哲学的历史性角度来研究狄尔泰,既注重了历史性的同一,又注重了历史性的差异。  它注重狄尔泰对康德、黑格尔等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的传承和改变,并联系当时的哲学文化思

8、潮  和狄尔泰的个人抱负来理解这种传承和改变。    近读谢地坤先生新著《走向精神科学之路:狄尔泰哲学思想研究》(以下简称《走向精神》),联想到谢地坤先生治学主张,想就其中两点来谈谈对本书的理解。  谢地坤先生重视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强调批判地领会黑格尔关于哲学和哲学史的主张。学过哲学的人大概都知道,正是从黑格尔开始,历史,尤其是哲学本身的历史,在哲学研究中获得了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