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界定和内涵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界定和内涵

ID:22646544

大小:13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30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界定和内涵_第1页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界定和内涵_第2页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界定和内涵_第3页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界定和内涵_第4页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界定和内涵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界定和内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界定和IV涵(金融发展对屮ffl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与实证分析,周杰琦)目前学界对于全要素生产率概念的界定仍米达成共识,全要素生产率是个内涵和外延模糊的概念(郑玉歆,1999)o全要素生产率概念的界定对于本文后续理论分析以及实证研宄都尤为重要。荷兰学者Tibergen(1942)将时间因素引入到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开创性提出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全要素生产率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最早起源于Solow(1957)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其目前已成为分析经济增源泉以及评价经济增质量的重要指标。按照Solow经济增长

2、理论,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各种生产投入要素(如资本、劳动投入、能源、自然资源等)贡献之外的、由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管理创新、社会经济制度等因素所导致的产出增加。在此意义上,全要素生产率也称为Solow剩余。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被解释为生产函数的整体移动,而要素投入变化则指要素投入沿着生产函数本身的移动。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屮,全要素生产率被解释是外生的技水进步,因此,技术进步独立于经济体的其他任何变量而产生。有的学者认为,Solow剩余“测量了我们在经济增长源泉中无法全部解释和分析的因素”,它不仅包含:依赖创新推动的技术进步、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技

3、术进步以及技术效率提升,还包含了一系列未知的复杂因素,如数据测量误差、模型变量遗漏、模型设定偏误、经济周期波动的干扰等。然而,Jorgerson和Griliches(1967)却认为,Solow剩余不过是投入要素不恰当测量所造成的结果,如果投入要素被正确测量,Solow剩余则不S存在。由上可见,即便从索洛剩余的角度来界定全要素生产率,学术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和外延也未能形成一致的认识。这种局谢容易导致有关全要素生产率的研宄出现混乱,甚至妨碍该研宂领域的深入向前发展。以屮国情况为例,目前,巾于概念定义、数据处理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同,国內外研宄

4、对屮国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1<:率的测算结果存在较大分歧,比如,YoUng(2003)测算的结果为1.4%,Chow(2002)测算的结果为2.68%,郭庆旺等(2005)测算的结果为0.891%。不过,绝大多数研宂都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表明中国经济是典型的粗放型增长,因此,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为了使本文后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结果与其它研究更具可比性、允许采用多种方法估测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后面的实证结果能够得到清楚的解释,在本文研究屮,笔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概

5、念及其内涵做山更为全妞而广泛的解释。笔者分析的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刨除了资本、劳动、土地、能源、原材料等要素投入的贡献和作川之外,其它所有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的有机综合体。本文所指的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包栝Solow经济增长理论假定的非体现的、能提岛生产效率的技术进步(如创新的管理和组织方法、研宄开发投入、创新活动、政策法律等),还包含了与资本质M提髙、劳动者素质改进紧密联系的体现式的技术进步(如投资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教育进步所引起的劳动者素质提高)。按照体现型技术的理论,技术进步可以体现在要素投入质量上的改进。就资本投入而言,体现型的技术进步

6、意味着,资本设备在设计、质量和功效方面的改善。对劳动投入而言,体现型的技术进步意味着,劳动者教育水平的提《及知识技能的改进。此外,随机因素和数裾测觉误差也包括在全要素生产率当中。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源的类别来看,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少变化率、技术效率变动率、资源配置效率、规模效率变化等等。技术进步变化率不能完全表示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从经济学意义來看,技术进步主要是指新的知识和技能、新生产工艺、新采用的设备或改进的旧设备、研宄开发以及新组织管理框架等在经济生产活动屮得到广泛应用,进而引起人们劳动生产率、经济活动水平的提高

7、。技术效率变动率也不能完全代表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技术效率刻画了生产中现有技术的使用状况,Farrell(1957)首先提出了技术效率的佔测A法,Farrell(1957)的技术效率是指在给出一定要素投入下,某企业的实际产出与相同投入要素条件下的最大可能产出的距离,因此。Farrell测算的技术效率具有相对意义。另外,资源配罝效率衡量了生产要素配罝的有效状况;而规模效率则度量了生产规模的有效状况。总之,本文分析的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涵盖了除各种要素投入之外、各种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技术进步率、技术效率、R&D活动的溢出效应、规模经济效应、

8、资源配置优化、制度变革以及政治因素,等等),还包含了测量误差和一些随机因素,这样的全要素生产率定义既容许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估测,乂便于后面理论模型的分析和实证结果的解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