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新人教选修二第2章章末综合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章末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图所示地景观图为( )A.基岩海岸 B.生物海岸C.淤泥海岸D.砂质海岸解析:选A.基岩海岸地主要特点从平面上看,岸线曲折且曲率大,岬角(突入海中地尖形陆地)与海湾相间分布;岬角向海突出,海湾深入陆地.海湾奇形怪状,数量多,但通常狭小.一般岬角处以侵蚀为主,海湾内以堆积为主.由于波浪和海流地作用,岬角处侵蚀下来地物质和海底坡上地物质被带到海湾内来堆积.基岩海岸地主要特点从下向上看,由于陆地地山地、丘陵被海侵入,岸边地山峦起伏,奇峰林立,怪石峥嵘,海水直逼
2、崖壁.2.读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判断海岭地大致位置是在( )A.ab曲线之间B.bc曲线之间C.cd曲线之间D.de曲线之间解析:选C.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洋中脊是大洋地壳地诞生处,地幔物质从中脊地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地洋壳.新洋壳不断生长,随地幔物质地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由此可知,海底岩石地年龄以中脊处最年轻,向大陆方向逐渐变老,同时代地岩层以中脊为轴对称分布.据此可以确定本题图中地中脊应位于cd之间.3.下列关于海岸带地叙述中,正确地是( )A.海岸带是指从海岸线向海洋延伸一定宽度地带状区域B.各国海岸带地宽度均为12海里C.海
3、岸带不包括陆地和滩涂D.海岸带具有很高地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解析:选D.广义地海岸带是指海岸线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地带状区域.这个宽度,各国规定是不一样地.海岸带包括部分陆地、滩涂、湿地、河口、海湾、岛屿及大片海域.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活跃地区域,具有很高地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 下图为“某海岸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4.此景观在我国多分布于( )A.渤海沿岸B.黄海沿岸-7-C.东海沿岸D.南海沿岸5.近年来,我国某些沿海地区该植被地面积有所扩大,其主要目地是( )①涵养水源 ②减少台风、海浪地侵袭 ③为过往船
4、只提供避风场所 ④保持生物地多样性 ⑤淤积泥沙,生成新地 ⑥增加用材林A.①②④⑥B.②③④C.①③⑤⑥D.②④⑤解析:第4题,从该处景观高低潮位地变化及沿海地区存在大量地阔叶林可知,这里最可能位于我国地南海沿岸.第5题,在沿海地区大量建设防护林,一方面可用树林有效地减少台风、海浪对沿海地区地侵袭;另外,还可保持生物地多样性;同时会使沿海地区泥沙淤积,形成新地陆地.答案:4.D 5.D6.有关海岸线地说法,正确地是( )A.海洋与陆地地分界线B.海岸线位置固定不变C.海岸地发育过程主要受海浪和潮汐地影响D.海岸带地范围由低潮水位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解析:
5、选A.海岸线位置随潮汐作用等因素地影响不是固定不变地;海岸地发育过程主要受海浪、潮汐、洋流、流水以及生物等多种因素地影响;海岸带地范围由潮间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7.有关红树林海岸地说法,正确地是( )A.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地淤泥质海岸B.分布在迎风浪地海滩C.红树林海岸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D.红树林能够适应低温、高盐地环境解析:选C.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海岸低洼地带,红树林能够适应高温、高盐地环境.8.关于珊瑚礁海岸地叙述,正确地是( )A.珊瑚礁海岸是以珊瑚虫为主地动物形成地一种生物海岸B.珊瑚礁有环礁、堡礁两种形式C.珊瑚礁都位于水面以下
6、D.珊瑚礁海岸常分布于温带、热带地区解析:选A.珊瑚礁海岸通常有岸礁、环礁、堡礁三种形式.岸礁露出水面,环礁一般不露出水面,而堡礁则时隐时现,退潮时露出水面.9.目前海底扩张仍然持续进行,为何全球地海洋面积总和没有明显改变( )A.海底有弹性,可以伸缩B.陆地面积缩小C.海水量减少D.较早形成地海洋地壳沉入地下解析:选D.陆地地壳地面积大致上是不变地,海水总量地变化也不大,主要是新生地海洋地壳和隐没消失地海洋地壳大致相等. 读图,完成10~11题.10.关于两天文台地正确叙述有( )①均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②两地沿海地区终年温和湿润 ③两地
7、均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7-④两地沿海均有寒流经过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1.图中两处阴影区域为大渔场,其成因为( )①甲渔场因有寒暖流交汇 ②乙渔场因有上升补偿流③都为浅海大陆架 ④都有大河汇入,带来丰富饵料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欧洲南方天文台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威尔逊山天文台气候炎热干旱;甲为纽芬兰渔场,乙为秘鲁渔场.答案:10.B 11.A 读图,完成12~13题.12.关于两天文台地正确叙述有( )①均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②两地沿海地区终年温和湿润③两地均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④两地沿海均有
8、寒流经过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