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

ID:22321566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上传者:U-991
对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对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对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对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_第4页
对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对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对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一、思考之一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而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正式启动,在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上,重心发生了转移,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日渐上升为最重要的教育目标。然而,估且不论在短期内当前教师群体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还不能彻底转变到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程度,就拿对课堂教学起着导向性作用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来说,我们的评价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暂时回避倾向,没有及时明确提出一个有建设性、主导性的意见来,那么在实际操作中,依然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很大程度上沿袭着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老路子。这种评价不仅已经丧失了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向与激励功能,在某种程度可以说已经成为改革的严重障碍与阻力。因此,重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已刻不容缓。二、思考之二 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应该是促进师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而不是为了区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之高下,更不能是为了管理意义上的需要。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诊断性的、形成性的;要能在评价的过程中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献言献策,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能力;要给予教师应有的安全感与自尊。我认为,这几点,对于构建新型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三、一些不成熟的建议那么究竟应该从哪几方面,以怎样的方式去评价课堂教学呢?课堂上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与之密切关联的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其实,这就决定了评价的着眼点。换言之,即学生学习的状态、接受知识的形态与教师教学的行为。其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应当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聚焦点,由此为出发点,去审视其他两个方面的利弊与得失。(一)、评价内容及标准:1.学生的学习状态(1)参与状态。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全过程;看是否有些学生能对同学的学习有所帮助、启发。(2)交往状态。一看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二看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 (3)思维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二看所提问题与发表的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4)情绪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感。(5)生成状态。一看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并学有所得,感到踏实和满足;二看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2.知识的形态(1)基本性。一看是否揭示了以某一内容为基础知识结构本身的逻辑规律性,二看是否为学生主动探索新知提供了必要的生长点。(2)基础性。这主要是从学生的认识与经验的背景去看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是否能与学生已有的观念、经验乃至整个精神世界相互作用,从而使学习变得更有意义。(3)过程性。主要是看是否有学生充分的观察、操作与独立思考的活动或机会,进而通过学生群体的讲座与交流获得理解与体验。(4)策略性。看学生是否获得关于怎样学习、怎样记忆、怎样思维的一般方法的经历与感悟,从而增强自我意识与自我监控的能力。(5)实践性。看所接受的知识是否具有应用价值,从而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教学行为(1)组织能力。它包括教材的组织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即一般意义上的驾驭课堂活动的能力。(2)注意中心。看教师在课堂的注意中心能否从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转移到全班学生的思维上去。(3)教学机制。看教师是否具备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是否能灵活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教学发展的进程。(4)教学态度。看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是否能够充分地尊重与信任学生,是否有对学生一生发展负责的态度,是否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表现出应有的热情与宽容,是否能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是否对学生表现出来的独特性与创造性能给予应有的赞赏,而不论学生的这种表现出现在教师的什么心境下。(三)评价机制1.教师的自我评价与课后反思。要确立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的应有地位,要把教师课后自评与反思作为评价的基本形式之一,确定下来。2.不搞分数量化,不刻意求全,要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要以提建议的角度去对待其不足。 3.对他人的教学实施评价者要切实转变自身观念,要跟上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要摆正心态,做到坦诚、公正、宽容、无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