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养生原则及学术特点论文(共2篇)

中医饮食养生原则及学术特点论文(共2篇)

ID:22154555

大小:6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7

中医饮食养生原则及学术特点论文(共2篇)_第1页
中医饮食养生原则及学术特点论文(共2篇)_第2页
中医饮食养生原则及学术特点论文(共2篇)_第3页
中医饮食养生原则及学术特点论文(共2篇)_第4页
中医饮食养生原则及学术特点论文(共2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饮食养生原则及学术特点论文(共2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饮食养生原则及学术特点论文(共2篇)第1篇:浅谈中医饮食养生的原则养生,又称摄生,是保养身体的各种方法的总称,包括精神、运动、功法、饮食等方面。所谓“自古名医多长寿”历代名医们在养生保健方面,都有自身独特的经验。其中,饮食养生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最为息息相关的养生方法。因为饮食是人体补充营养、维持生命的一个基本手段,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源泉,中医认为“药补不如食补”也就是提倡在日常饮食中进行饮食养生,对身体进行调养。因此在中医理论中,饮食养生是早已有之。1饮食养生渊薮中医的饮食养生与中华文明的饮食文化是共生共存的。在夏朝时期,就

2、已开始有了酿酒工艺,而商王汤的宰相伊尹所制作的具有治疗功效的汤液,成为了中医汤剂的鼻袓。春秋战国时期,饮食在养生保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五十二病方》中,应用的近250种药物中就包括了谷、菜、果、禽、兽、鱼、虫等食物。《内经•藏气法时论》记载:“毒药攻邪,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以补益精气。”明确对药物(毒药)和食物的功用做出了区分,对于日常饮食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进行了分类,形成了类似于今天营养金字塔的饮食养生指导方案。汉代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饮食学专著《神农食经》,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神农黄帝食禁

3、》共七卷,可惜早已失传。在其他医学著作中也有很多关于饮食养生的记载《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50余种药用食物。随着饮食养生的逐渐发展,到了晋隋时期,葛洪的〈(肘后方》、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都出现了用动物内脏辅助治疗相关疾病的“以脏补脏”的篇章。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有“养老食方”其弟子孟说在其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著有《补养方》,收入食药治法138条。宋元时期,随着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在医药卫生、养生保健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宋代官方出版的方剂专书《太平圣惠方》中也收载了许多摄生保健的内容,尤其注意药物与食物相结合的方法,如记述

4、了各种药粥、药酒等。金元时期,许多著名的养生家和医家,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见解。刘元素重在养气,张子和祛邪扶正,李东垣注重调理脾胃,朱丹溪强调阴气保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养生方法上,都有了新的进展,充实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养生学在宋元时期最大的发展是对老年医学的充实和发展以及食养学的进一步发展。元朝太医忽思慧,用汉文编写了《饮膳正要》,书中有养生避忌、妊娠食忌、饮酒避忌、服药食忌、食物相反、食物中毒等专门章节,共载药膳菜肴94种,它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也是一部饮食养生的重要的著作。明清时期,随着养生学的进一步发展,饮食

5、养生的理论也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饮食治疗的书籍。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就是这一类书籍的代表。可见,饮食养生的源远流长,甚至早于中医学理论而出现,当人类懂得用火煮熟食物开始,就已经开始了饮食养生经验的积累,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中医饮食养生已经蓬勃发展。2饮食养生的原则2.1饮食有节饮食有节是饮食养生的基本要求。“节”有两个含义,一是节制,即不可过饱过饥,二是节律,即进食时间要有节律,不可时间过长或过短,以免损伤脾胃。绝大多数的名老中医在提到养生经验时,都提到饮食有节,尤其在老年阶段,脾胃虚弱,更要注意顾护脾胃。名老中医

6、王乐善2认为,一旦脾胃受伤,气血生化不足,抵抗力下降,必然会生病,而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最容易文伤脾胃认因,此要想长寿能力就有限注意饮是有养价值高的食物,过食之则伤肠胃,进而损及脾肾。因此,日常生活必须注意饮食调节,避免进食太过,才能保养正气,预防病菌侵入。2.2谨和五味谨和五味是《黄帝内经》中重要的饮食养生观点。所谓五味是通过五味入五脏,泛指食物的各种性味。谨和五味即是强调饮食必须多样化,不可偏嗜,才能营养均衡。《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提至IJ:“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可见,

7、谨和五味对于身体气血、腠理、筋骨都要重要的意义。名老中医谢昌仁2将自己的饮食养生方法归纳为“五步”:一不过饱、二不过咸、三不过甜、四不过肥、五不偏食。可见,谨和五味是重要的饮食养生的原则。2.3寒温适度寒温适度有指食物的温度和性味两重意思。《灵枢•师传》提到:“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至邪僻也。”说明饮食要寒温中适,才能够更好地为脾胃化生水谷精微提供一个好的前提条件。首先,在饮食过程中,过烫或者过凉的食物温度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尤其是口腔、食道、胃的表面黏膜都会受到损害。其次,食物的性味过于温热

8、或寒凉,对于人体脾胃是一个不良刺激。过于寒凉的食物,容易使脾胃运化失司,出现完谷不化,过于温热的食物,容易使脾胃火旺,灼伤阴液,都是对脾胃和身体的损害,更是养生的大忌。2.4清淡饮食《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指出:“膏粱之变,足生大疔。意思是说过食肥甘厚腻的食物容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