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088628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新课程理念下物质分类教学的思考和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程理念下物质分类教学的思考和建议【摘要】本文针对不重视物质分类教学的情况,谈了对物质分类教材的认识,在开发物质分类教材资源和预设课程资源两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物质分类开发预设课程资源 【】G632【】A【】1674-4810(2011)11-0155-02 苏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教材化学1,在第一专题的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中,首先以学生所见、所闻、所用、所关心的物质如肥料、农药、医药、日常用品、信息材料、航天燃料等,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化学世界,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是物质的分类,对这部分内容有的老师认为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一看就懂,没有什么可讲的,因
2、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蜻蜓点水地一带而过,没有去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仍然是传统的教学观念即知识传授,没有体现把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置于核心,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满足自己需要的不同收获的教学理念。 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物质分类教学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第一,教材把物质的分类放在高中化学的开篇,意欲告诉学生虽然物质世界千变万化丰富多彩,但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存在某些共性,也存在一些差异,物质分类教学可以把初中阶段所学的多种散乱的物质进行梳理整合,以旧带新、以旧促新。 第二,同一类物质在组成和性质上往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对物质进行
3、合理分类,有助于我们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学习。学习物质的分类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已学习过的物质有一个新的认识,让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研究物质,开阔学生认识物质的视野,也为学习各类物质间的转化打下基础。 第三,在给定的物质中找出某些物质间相同或相似的方面,把这些物质进行合理归类,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理性认识,是人类认识物质能力提高的表现。培养学生这种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发展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四,对物质进行分类的过程是一个探索尝试的过程,需要经过细致的分析归纳,甚至需要进行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在这里物质的分类教学的重点是教给学生
4、物质分类的方法和进行分类的依据,使学生感悟常见物质分类的思想,学会对一些常见的物质进行树状分类,能运用元素的观点学习和认识物质,能列举、认识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能在不同物质中找到它们的共同点。 第五,学生各自有不同的经历和生活经验,也有不同的知识水平和认知层次,因此他们对物质的分类也和对其他的知识学习一样,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物质的分类可以从表面的现象浅层次的思考,也可以从本质上深层次的开展讨论。物质分类这部分内容,有着广阔的问题设计空间,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参与思考,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平上都有收获,可以通过设计敛散性教学问题实现教学目标。开放性的教学问题和开放式的
5、结果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收敛性的约束性教学问题,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 二教学建议 1.开发教材课程资源 教材中为物质的分类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需的物质素材和进行分类讨论的方法依据。物质素材是物质分类的对象:空气、酒精(CH3CH2OH)、硫酸铵、铜、碘酒、碘、氢气、石墨、食盐水。物质分类的方法依据在教材中的叙述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研究物质,人们常根据物质的组成、状态、性能等对物质进行分类。例如,根据物质的状态,将物质分为气态物质、液态物质和固态物质。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课程教学目标和教材提供的物质分类方法的启发性提示,笔者认为为了搞好对物质分类的教学,备课时首先要对教材内容
6、进行加工开发,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富有思考价值的课程资源,课堂上为学生留下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去教教材。 在备课时我们应思考教材提供这些物质材料的意图是什么,这些物质能否满足学生广泛开展物质分类发散思维的需要,是否对学生的思维有限制,这些物质是否整合了学生初中阶段学习过的、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学生们感兴趣的、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物质,能否引发学生广泛的思考讨论,而不是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为学科体系服务的层面。 教材中提出了一些对物质的分类方法,在教材的启发下,学生根据自己对这些物质的认识和研究物质世界的一般方法,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提出不同的分类方案。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分类的
7、标准是各种各样的,除教材中提示的分类方法外,学生更多的是从环境、能源、功能、应用等方面进行分类,因此在教学中除了提供给学生单质、酸、碱、盐、氧化物、混合物等学科发展需要的物质外,还应在能源材料类物质、环境污染类物质、杀菌消毒类物质、食用类物质中提供一些必要的物质材料,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认识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讨论中来,让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体现新课程让学生都获得不同的需求的理念。 2.预设课程资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