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998399
大小:8.38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8-10-21
《古书阅读常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学院第六章古书阅读常识文学院第一节古书的注释古人注和今人注古书的注释:古人注——清代及之前的注释,用文言文写成,有一定的体例(简称古注)今人注——用现代汉语白话文写成,较为通俗(一般来说,可包括“五四”以来学者的注释,但解放后的较多)。古人注是今人注的源头;今人注是在古人注的基础上选择、翻译而来的,即使没有古注,也多依古注推衍。一、古注是我们读懂古书的桥梁和阶梯(古注的优势)第一,从时代上说,古注更接近古书的文本,从语感各方面都能体会得更为真切。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前驱射而杀之。公知其无罪也,枕之股而哭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左传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译文:“把头枕在尸体的大腿上而哭他。”晋·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公以叔武尸枕其股。”第二,古注常涉及字词意义的演变和古代社会文化知识。因此,要真正读懂古书,就必须依靠古注(如《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皆主人筵几於庙,而拜迎於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於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听命,谓主人听使者所传婿家之命。○昏者,一本作“昏礼者”,婚礼用昏,故经典多止作昏字。合,如字,徐音閤。好,呼报反。采,七在反,采择也。期,徐音情,又如字。筵音延。使,色吏反。传,直专反。[疏]“昏礼”至
3、“礼也”。○正义曰:此一节总明昏礼之义,而拜迎於门外,揖让而升,自从始至终也。○“纳采”者,谓采择之礼,故《昏礼》云:“下达,纳采,用雁也。”必用雁者,《白虎通》云:“雁,取其随时而南北,不失节也。又是随阳之鸟,妻从夫之义也。”“问名”者,问其女之所生母之姓名,故《昏礼》云“谓谁氏”,言母之女何姓氏也。此二礼一使而兼行之。○“纳吉”者,谓男家既卜得吉,”与女氏也。○“纳徵者,纳聘财也。徵,成也。先纳聘财,而后昏成,《春秋》则谓之“纳币”。其庶人则缁帛五两;卿大夫则玄纁,玄三纁二,加以俪皮;及诸侯加以大璋,天子加以穀圭,皆具於《周礼》经、注也。“请期”者,谓男家使人请女家以昏时之期,由男家
4、告於女家。何必“请”者,男家不敢自专,执谦敬之辞,故云“请”也。女氏终听男家之命,乃告之。纳吉、纳徵、请期每一事,则使者二人行。惟纳徵无雁,以有币故,其馀皆用雁。○“主人筵几於庙”者,谓行此等之礼。主人,谓女父母设筵几於祢庙。此等皆据《士昏礼》而知之也。○“听命於庙”者,谓女之父母,听受婿之使者之命於庙堂之上两楹之间也。第三,古人注是今人注的源头。第四,当代大型辞书的许多解释也是从古注而来,有时读古注比查工具书更能解决问题(例如教材P277“加”)。第五,目前还有许多古书没有今人注,只能依靠古注。二、古书注释的发展概况(一)注释的萌芽——先秦《礼记·乐记》:“《诗》云:‘肃雍和鸣,先祖是
5、听。’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夫敬以和,何事不行。”《孟子·梁惠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1)注释多在古籍正文中(2)他注多补充事实史料、阐发微言大义如《左传》(复印材料:“【经】二十有四年,春,王正月。”)(二)汉代的古书注释1.古注在西汉开始兴起的原因:(1)内部因素:语言变化产生解释的需要。从先秦到两汉语言不断发生变化,先秦时代著作的语言到两汉时,不少人已看不懂。(2)外部因素:统治者的提倡。秦始皇“焚书坑儒”,秦代很快灭亡。汉代从西汉初的惠帝就提倡读书,因为他们发现儒家经典是其巩固思想的有力武器。(3)文化因
6、素:经今古文之争。到汉代,先秦的儒家经典有两个版本,因为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的政策,当时的知识分子只能把典籍偷偷保存下来。他们保存的方式有两种:或埋在地底下,或背诵下来口耳相传。到西汉初,埋在地下的书被挖出来,由于它们是用先秦的古文字写成的,所以叫做“古文经”。口耳相传的一派把他们所记诵的内容用汉代当时的文字默写出来,叫做“今文经”。这原是版本的不同,但朝廷对一个经典只立一个博士,于是古文经和今文经都强调自己的解释好,这样的论争也促进了古书注释的发展。2、注释对象以解经为目的,所注之书大部分为经部典籍。3、注家注本毛亨《毛诗诂训传》,郑玄《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何
7、休《春秋公羊传注》、赵歧《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名》,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4、注释体式:章句、传注(三)魏晋南北朝的古书注释1、注释对象:注释范围扩大,除儒家经典外,史、子、集部的古书均有注释;小学著作。2、注家注本王弼、韩康伯的《易注》,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何晏的《论语集解》,裴骃的《史记集解》,裴松之的《三国志注》,郦道元的《水经注》,郭璞的《尔雅注》、《方言注》。3、注释体式(1)受佛学讲佛经方式影响,古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