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953884
大小:6.51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0-21
《自主神经神经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主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其功能是调节内脏活动,所以自主神经系统也称内脏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也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事实上,自主神经系统应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但习惯上仅指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且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第三篇自主神经系统一、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形态结构上的差异(1)支配的器官不同: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一般都受意志的控制;内脏运动神经则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一定程度上不受意志的控制。(2)纤维成分不同:躯体运动神经只有一种纤维成分,内脏运动神经则有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纤维成分,而多数内脏器官又同时
2、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3)神经元数目不同:躯体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至骨骼肌只有一个神经元。而内脏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发出后并在周围部的内脏运动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再由节内神经元发出纤维到达效应器。因此,内脏运动神经从低级中枢到达所支配的器官需经过两个神经元(肾上腺髓质例外,只需一个神经元)。第一个神经元称节前神经元,胞体位于脑干和脊髓内,其轴突称节前纤维。第二个神经元称节后神经元,胞体位于周围部的植物性神经节内,其轴突称节后纤维。节后神经元的数目较多,一个节前神经元可以和多个节后神经元构成突触。a.躯体反射弧b.内脏反射弧从中枢发出的自主
3、神经在抵达效应器官前必须先进入外周神经节(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支配是例外),此纤维终止于节内神经元上,由节内神经元再发出纤维支配效应器官。由中枢发出的纤维称为节前纤维,由节内神经元发出的纤维称为节后纤维。节前纤维属有髓鞘B类神经纤维,传导速度较快;节后纤维属无髓鞘C类神经纤维,传导速度较慢。(4)纤维粗细不同:躯体运动神经纤维一般是比较粗的有髓纤维,而内脏运动神经纤维则是薄髓(节前纤维)和无髓(节后纤维)的细纤维。(5)节后纤维分布形式不同:内脏运动神经节后纤维的分布形式和躯体神经亦有不同。躯体神经以神经干的形式分布,而内脏神经节后纤维常攀附脏
4、器或血管形成神经丛,由丛再分支至效应器。内脏运动神经的效应器,一般是指平滑肌、心肌和外分泌腺。内分泌腺如肾上腺髓质、甲状腺和松果体等,也受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内脏运动神经节后纤维的终末与效应器的连接,缺少像躯体运动神经那样单独的末梢装置,而是常以纤细神经丛的形式分布于肌纤维和腺细胞的周围。所以从未梢释放出来的递质可能是以扩散方式作用于邻近的多个肌纤维和腺细胞。与在神经元突触和神经-肌接头所观察到的突触前与突触后结构不同,神经元支配平滑肌(A)和腺体(B和C)的传出末梢结构非常独特,而且,神经递质是从神经末梢上膨大的膨体释放到组织间隙(A和B)或进
5、入血流(C,神经分泌)。这种结构可使较大范围内的靶细胞都受到刺激。井非所有平滑肌细胞都有神经支配,但它们可依靠缝隙连接与邻近细胞连接,因而能和有神经支配的细胞同步收缩。二、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特征根据形态、功能和药理的特点,内脏运动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交感神经起自脊髓胸腰段的外侧柱。副交感神经的起源比较分散,其一部分起自脑干的缩瞳核、上唾液核、下唾液核、迷走背核、疑核,另一部分起自脊髓骶部相当于侧角的部位。交感神经的全身分布广泛,几乎所有内脏器官都受它支配;而副交感神经的分布较局限,某些器官不具有副交感神经支配。例如,皮肤和肌
6、肉内的血管、一般的汗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肾就只有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节离效应器官较远,因此节前纤维短而节后纤维长;副交感神经节离效应器官较近,有的神经节就在效应器官壁内,因此节前纤维长而节后纤维短。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1.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腰部灰质的中间带外侧核,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则位于脑干脑神经副交感核和脊髓骶部的副交感核。2.周围部神经节的位置不同交感神经节位于脊柱两旁(椎旁节)和脊柱前方(椎前节),副交感神经节位于所支配的器官附近(器官旁节)或器官壁内(器官内节)。因此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比交感
7、神经长,而其节后纤维则较短。3.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的比例不同一个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轴突可与许多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而一个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轴突则与较少的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所以交感神经的作用范围较广泛,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则较局限。4.分布范围不同交感神经在周围的分布范围较广,除至头颈部、胸、腹腔脏器外,尚遍及全身血管、腺体、竖毛肌等。副交感神经的分布则不如交感神经广泛,一般认为大部分血管、汗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均无副交感神经支配。5.节后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不同,受体不同,对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不同。二、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1、对同一
8、效应器的双重支配2、紧张性作用3、外周抑制4、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1、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除少数器官外,一般组织器官都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的双重支配。在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