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考前重点复习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前重点复习整理

ID:21697626

大小:116.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0-23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前重点复习整理_第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前重点复习整理_第2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前重点复习整理_第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前重点复习整理_第4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前重点复习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前重点复习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现代文学史考前重点复习整理一、重点人物1.叶绍钧叶绍钧(1894-1988):原名圣陶,江苏苏州人,小说家、教育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早期问题小说家。我国最早的童话作家之一。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新诗刊物《诗》,是新文学开创期最早取得较高创作成就的作家之一。小说主要写小市民的灰色卑琐人生。《隔膜》、《火灾》、《线下》、《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长篇小说,写于1928)。小说结构严谨,语言纯净。初期问题小说主要以“爱”与“美”为题材,回答严峻的社会问题。问题小说创作成熟后过渡到对小市民灰色人生的表现,这是其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小说多以教育界、学校生活为题材,称为“教育小说家

2、”。通过对教育界的黑暗内幕,来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整个旧的社会。对知识分子弱点的关注和审视是其小说主题的又一个重点。《倪焕之》(20年代重要的长篇):小说把中国辛亥革命、“五•四”到大革命失败前十年间广阔的社会生活作为倪焕之成长的舞台,描绘了十年间社会生活的各种人物群像。倪焕之怎样从一个小资产阶级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由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逐步向一个无产阶级知识分子进步的艰难历程。在苦闷、彷徨、软弱、动摇中走完人生历程的描绘正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寻求人生和真理的真实写照。小说具有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潘先生在难中》:写一个小学校长潘先生唯唯诺诺、庸俗猥琐、甘心屈

3、辱、苟安侥幸而又表里不如一的奴性人生,小说指向的是扭曲人性、污染灵魂、铸造灰色人生的灰色时代。叶圣陶的小说格调朴实、冷隽、自然;结构严谨、匀称(讲究点题、章法、布局和结尾);语言规范、严谨、平实、纯正。冷静与客观是叶圣陶现实主义创作的特色。叶圣陶作品还有童话集《稻草人》(1923)、《古代英雄的石像》(1931)2.郁达夫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笔名文、达、旭、春江钓徒、赵廉等,浙江富阳人。1912年开始旧体诗创作,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等创立创造社。左联成立时列为发起人之一,后退出。1933年移居杭州,写了大量山水游记。抗战爆发后,赴武汉参加

4、抗日宣传工作。是20、30年代主情小说的代表人物。思想和创作受歌德、图格涅夫、卢梭的影响。1921年10月出版的小说集《沉沦》,是第一部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小说处女作《银灰色的死》,代表作《沉沦》。1938年到新加坡,主编《星周日报》。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杀害。1922年前的小说主要是写“性的苦闷”,1922年7月回国后,作品的目光开始关注社会底层的被损害者和侮辱者,诉说“生的苦闷”。郁达夫的小说主题:突出表现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另一个主题是鲜明的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情怀。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

5、》、《采石矶》、《过去》、《银灰色的死》、《迟桂花》等:以青年人生为题材,以罕见的直率与真诚洞察人物灵魂深处的隐秘,表现人生的苦闷和变态心理的“零余者”形象。“赤裸裸地把我的心境写出来”,作品流露出一种感伤美与病态美,体现出当时的时代病。小说体现了郁达夫的中国名士气度和自由民主精神。三、徐志摩现代柳永——徐志摩(1896-1931):名章垿,浙江海宁人。生于一个民族资产阶级家庭,游学欧美,受欧洲资产阶级的影响较深。1921年开始写诗。主要有《志摩的诗》、《翡翠冷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等,抒写美与爱、光明与自由的追求,略带感受情调。1、构思精巧,意象新颖。诗歌的意象化表

6、达,对诗意的寻觅。多采用和谐温馨、和谐的古典意境来表现现代感受。2、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内在的音乐化为诗歌的旋律与节奏,诗歌具有内在音乐的和谐,旋律和节奏感与诗人情感、情绪彼此契合。3、词藻华美,风格清丽,呈现出明显的色彩美。分析《再别康桥》:一种内心隐秘和情感的抒发。告别一段难以启齿的往事。忧郁中夹杂感伤、抒情里带有悲慽。4、章法整饬,形式灵活。讲究诗歌的形式美,整齐中富于变化。5、单纯化人生的表现。徐志摩的人生缺少活力与张扬。徐志摩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胡适《追忆志摩》)。徐志摩的诗句是“从心灵暖处来的诗句”

7、。飘逸中含着温柔,忧郁中带着潇洒。徐志摩以诗人艺术性的方式生活、恋爱,诗人的气质成就了他诗歌的美丽,但诗化的人生限制了他人生的完善,反过来他的诗歌又失去了的大气。6、《再别康桥》解读:1928年7月作者第三次游历欧洲,11月6日归国途中在南中国海上写下的诗歌,抒写了告别一段难以启齿的情感(徐志摩曾在剑桥结识林徽因,后与张幼仪离婚后与陆小曼结婚,一直琴瑟不和谐,徐志摩游历旧地,牵扯起从前的一段情缘,而林徽因以嫁他人),又夹杂着无法告别的怀念情绪。在优美宁静中体现自我的存在和生命的和谐。诗歌通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