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的探究性教学

童话的探究性教学

ID:21696585

大小:63.0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3

童话的探究性教学_第1页
童话的探究性教学_第2页
童话的探究性教学_第3页
童话的探究性教学_第4页
童话的探究性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童话的探究性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童话的探宄性教学【摘要】对童话教学的新尝试。【关键词】童话探究真实【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22-02童话一向为人所爱,更为孩子所爱。不论是在情节的设计、人物形象的塑造、语言的运用及主题的表达上,它都有贴近生活、吸引孩子的优势。我想,在童话单元的教学中,进行相关主题的探究活动,也许可以让童话的教学多一种新的尝试。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收集了四篇童话故事,分别是《骆驼寻宝记》《地毯下的尘土》《巨人和孩子》及《蟋蟀在时报广场》。四篇文章,中外兼有,古今并收,故事浅显生动,文质兼美,不论是对孩子感

2、悟社会、人生,还是学习它们的表达技巧,都有很好地摹本作用。下面就这四篇文章,谈谈我在童话单元教学中相关主题的尝试。一、童话中的“真实”童话,是儿童文学中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骆驼可以寻宝,蟋蟀可以唱歌,老鼠和猫可以成为朋友,山里有挖金子的小矮人,花园中有和妖怪交朋友的巨人……这个世界充满了奇思妙想,也显而易见,它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可童话的妙处在于:它让你愿意相信这个一看就假的故事。怎么做到的呢?很简单:虚拟的童话中也有“真实”,甚至这“真实”,也许才是它真正的生命。这种“真实”,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1.人物塑造的“真实性”。童话中

3、,人物的语言、动作等也会符合他(它、她)本身的性格特点。例如:《骆驼寻宝记》中对骆驼的形象塑造:沉默、坚定、能吃苦耐劳;对鸭子的描写是“欢欢喜喜吵吵闹闹挤在一起”。前者的形象定位符合生活中穿沙漠、耐饥渴的骆驼形象;而鸭子们的吵闹、扎堆也是生活中鸭子的本性。可见,童话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并非凭空乱想,而是依据生活中这些人或物的本身特性,合理想象而来。再如,《地毯下的尘土》中,米妮放弃打扫地毯,晚上听到星星们说“那位小姑娘,诚实而善良”时,“把脸转向墙”,这个动作非常细致、传神地刻画出了善良的人们在自己犯错又面对不属于自己的赞扬时内心的纠结、挣扎,很真实。

4、类似的例子不一而论。可见,童话中的人物是虚拟的,但人物的性格却是生活中鲜明存在的。这样的“真实”,让整个的情节也充满了“真实性”。二、情节发展的“真实性”童话中,作者可以让美人鱼爱上王子,丑小鸭最终变成天鹅,蟋蟀成名却要回去故乡,只有骆驼最终可以寻到宝这些情节,是作者随心所欲、兴之所至随手捏造出来的吗?不,童话中,情节的推进发展也受人物性格以及生活常理的影响。1.人物性格决定情节的发展走向。《地毯下地尘土》中,为什么米妮一定就会掀起地毯重新打扫、最终获得十二块闪闪发亮像月亮一样润、闪亮的金币呢?从前文情节来看,米妮在妈妈病了、家中急需钱时,毅然出来找

5、工作,可见其懂事、能吃苦;在第一次到小矮人的家中,看到家中脏乱,马上开始收拾房子,可见其勤劳、善良、能干;而那天早上因为在一扇玻璃上看到了自己从未见过的“美丽的宫殿,银色的塔”,以致来不及打扫地毯下了,也很符合小女孩贪玩、好奇的心理__这样一贯就很懂事、善良、勤劳、偶尔犯个小错的小女孩,知错就改,也就在情理之中。再如《蟋蟀在时报广场》,误入纽约的小蟋蟀切斯特,“一唱成名”后,却选择返回故乡,也是其性格使然。蟋蟀切斯特刚到纽约时,面对霓虹灯五颜六色的光彩,车来车往的喧闹和人们谈话的嗡嗡声,只觉切美丽而可怕”,反而是在看到家乡常看到的一颗星星后,才找到熟

6、悉的依靠。可见,它本性中就亲近乡村、疏离城市。而切斯特在成名之后,并不快乐,他喜欢自由自在的歌唱,不习惯在规定的时间演凑规定的节目,觉得“荣誉虽好,却使人疲惫”,骨子中的热爱自由、追求自我展现无遗。由此可见,切斯特的回归,是它性格的必然选择。2.生活的逻辑影响情节的设计发展。《巨人和孩子》中,巨人最终幡然醒悟,欢迎孩子来到自己的花园来玩。对比巨人之前的行为:无礼粗暴地赶走快乐玩耍的孩子们,筑起高大的围墙,挂出“闲人莫入,违者重罚”的告示牌。不禁感慨:童话真好,“坏人”最后一定变好人。当然,巨人的转变有理想化的成分在,但也是符合生活逻辑的。故事中,赶走

7、孩子们后,巨人的花园就笼罩在一片严冬之中,巨人面对这样的情形,不解又充满期待,“盼望天气发生变化”。可见,巨人自私、无知,但他对美也有向往。正是人天性中“对美得渴望”才能让他之后发生巨大改变。这样的期盼中,当别人的花园果香飘逸时,巨人的花园却依然如故,直到有一天,巨人惊喜地看到花园中,孩子们快乐地坐在树枝上,春光洋溢;只有一个角落,孤独地站着一个哭泣的孩子,北风咆哮在树枝间。强烈的对比,清楚地让巨人看到了无私、自私带来的不同后果。这种直观的展现,让人物发生巨大的改变,是令人可信的。《蟋蟀在时报广场》中,“天敌“老鼠和猫居然成了最好的朋友一一艰苦生活中

8、,人们会抛掉俗世的陈见,遵从心灵的选择。生活中,我们坚信邪不胜正,人的成长需要经历世事……对“真、善、美”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