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62132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整治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整治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宏观经济与银行业的关系也日趋紧密,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1、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从普永华数据的分析显示,截至2014年底,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增加38.23%,不良贷款率上升了0.24个百分比。其中,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增速快于五家大型银行。“贷款信用危害表露的速度正在加速。”普永华道中国银行业和资本市场部主管合伙人梁国威表示,2015年,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压力凸显。
2、 如何解决现有的不良贷款及怎样控制新生不良贷款成为我国银行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不良贷款,由于银行贷款回收的地域和行业不同等问题给银行增加了很多困难,因此不良贷款问题十分广泛:一是不良贷款数额庞大,二是不良贷款逾期时间长,三是不良贷款的难度,四是不良贷款投放过于集中。 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分析 2.1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宏观经济与银行业的关系也日趋紧密。一方面,经济波动直接影响银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也会引起金融危机,延缓经济增长。经济社会的经济发展会展现经济繁荣和经济衰弱之间的波动,银
3、行的不良贷款额也会随之波动。在经济繁荣时期,贷款人的财务状况良好,有能力偿还贷款,因此不良贷款发生的可能性较小,不良贷款率较低;而在经济萧条的时候,贷款人获利能力低,无能力偿还贷款,因此不良贷款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不良贷款率较高。 2.2政府不合理干预。 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为了加速社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步伐,政府将企业资金配置方式改为银行供给制。即银行的自己用于财政性的用途,使大量的商业银行贷款在国有企业中沉淀,是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历史原因。政府对银行贷款的不合理干预,是形成不良贷款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国家和政府要求企业与银行服从大局,根据国家的意愿来发放贷款,并要求银行
4、接受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又要求企业和银行面向市场经营,追求经济效益。 2.3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就不良贷款问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银行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在银行发放贷款、管理贷款以及收回贷款各方面相互脱节,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制约系统。二是,不能严格执行审批贷款规定。商业银行形成了某些人情贷款或关系贷款,即不符合贷款要求但找熟人托关系办理的贷款,这样的贷款会致使发放以后管理和催收的积极性不高,易形成不良贷款。三是,考核制度不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目前商业银行清收不良贷款成为一项硬性指标,完不成任务就只能免职。商业银行为了完成任务,采取多种手段在账面上做文章
5、,导致不良贷款现象越来越严重。 2.4信用体系不健全,信用环境不佳 我国各项政策法规还没有配套齐全,由于没有一个健全的信用体系,有些企业选择通过宣告破产等途径来逃避银行债务。因此,应当提高违约成本,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加强违约惩罚力度是迫在眉睫应当解决的问题之一。其次,信用观念扭曲是导致信用环境不佳的重要因素。 拖欠贷款的现象存在已久,很多贷款人不仅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相反,更有甚者从中获取了利益。 再加上国家对拖欠贷款没有很严厉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贷款人,时间久了使人们的信用观念扭曲。而国有银行对贷款的监管力度不够,最终导致不良贷款问题迟迟没有得到缓解。 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
6、款的治理对策分析 3.1关注宏观经济变动对银行带来的影响 唯有经济发展了,银行不良贷款风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银行应当适时研究分析当前的经济情况,根据经济状况对贷款工作做相应的调整。在计算贷款风险时不要过分依赖企业过去的成绩和近期的财务状况,还要结合该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预测,以规避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的风险。 在具体措施上,银行应当通过降低贷款的行业集中度,用分散发放贷款行业的方式来稀释经济周期带来的影响。应当做到贷款前对贷款企业的进行认真、详细、准确的调查研究,贷款后对贷款企业的经营进行跟踪管理,在企业资金充足时可以适度收回贷款,防止不良贷款的发生。 3.2政府管理部门为银
7、行解决不良贷款问题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面对日益增加的不良贷款,仅靠银行自身的收款是难以解决问题的。这就要求政府正确认识社会信用危机的危害以及不良贷款对经济造成的危害,将解决不良贷款难题纳入日常工作,配合银行,号召公众提高自身信用意识,增强公众的信用观念。为此,要改变政府职能,削减行政干涉,加速金融系统改革的步伐,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监控体系,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完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平衡发展。 3.3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信贷风险防范机制 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