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61788
大小:1.73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8-10-22
《“民工荒”现象的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型中对农村部门发展重要性的忽视。拉尼斯和费景汉(RaniseandFei)在美国经济评论上提出了一个新的人口流动模型。该模型发展了刘易斯的理论,他们侧重强调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先决条件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拉-费模型的贡献虽然给予了农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合理地位,并分析了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进而增加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正面影响,但这一模型也存在一些缺陷,并没有考虑农村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增加,进而要求工业部门提高工资水平对劳动力转移的负面影响。此外,该模型未考虑到城市失业现象。在
2、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遇到了始料未及的城市失业。这时传统人口流动模型难以解释,于是,托达罗(M.P.Todaro)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经典论文“欠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迁移模式和城市失业问题”,创立了自己的人口流动模型。托达罗认为,较大的城乡收入差异是农村人口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考虑到迁移成本和信息等因素。相对于刘易斯和拉尼斯-费景汉的理论,托达罗模型意义在于,他认为解决发展中国家城市现有的失业问题不能仅仅依赖于工业扩张;只有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加大力度,才是解决城市
3、的失业问题和剩余劳动力的完全转移的必经出路。但其也有不足之处,他认为不存在农村劳动力剩余现象,这显然和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不符。从以上可知,每个人口流动模型都有其合理性和不足。刘易斯模型、拉-费模型主要是从工业和农业两部门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都肯定了工业部门的积极作用。虽然拉-费模型认识到农村剩余不足会影响剩余劳动力转移,但认为农村剩余不足是由农村生产率不足造成的,并没有分析工业部门的影响。而托达罗模型认识到单纯依靠工业扩张是不能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但也是只分析了工业相对于农村的
4、收入差距是其主要原因,并没有分析长期内这一差距缩小后产生的工业部门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需求限制。1.2.2对中国是否正处于“刘易斯转折点”的相关研究目前,对中国是否迎来“刘易斯转折点”到来问题的相关研究,仁者见仁,智3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者见智,但主要还是有以下两方看法:一些学者肯定了中国出现“刘易斯转折点”到来征兆的看法。蔡昉(2007)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正迎来其“刘易斯转折点”的时代,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迫切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的变化也揭示了对中国经济增长提出了新的挑战。蔡昉(
5、2005)等主要提出了三种证据来支持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的结论:一是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分析了几个劳动密集行业实际平均工资的年增长率,发现在1990年后,劳动力市场中正规部门人员每年都经历着两位数的工资上涨。二是蔡昉根据调查分析中的微观数据,得出了最近几年剩余劳动力每月平均工资的增长速率。三是媒体的一些相关报道显示,2004年珠江三角洲出现了劳动力短缺,主要以“民工荒”的形式告诉大家“刘易斯转折点”时代的到来。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蔡昉等并没有很好地控制影响工资增长的其他因素,特别是劳动力自身的技术水平。
6、云伟宏(2009)也提出了自己的三点原因来断定2004年后的民工荒出现就是刘易斯拐点:第一,经济增长。1987-2007年,中国的平均GDP增长达到9.7%,人均GDP从不足300美元上升到2460美元。根据日本、韩国等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后,经济会有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人均GDP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不再是单纯维持在比较低水平的工资上;第三,农民工相对工资的下降。虽然云伟宏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刘易斯转折点”的某些特征,但是他却并不认为劳
7、动力已经完全由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部门,而恰恰是与其相反。李实(2007)也肯定了蔡昉关于当前中国的形式正说明“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但是也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这一转折点应该是一个区间,目前只是进入这一“刘易斯转折区间”2。对于蔡昉的观点,有其赞成,当然也有其反对。经济学家主要是从“民工荒”背后原因的角度来说明出“刘易斯转折点”并未到来。2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到城乡之间工资率、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相对收益变动的影响,大量农村劳动力会在城乡之间、农业与非农业之间来回流动。这种城乡就业的不稳定性会持
8、续相当长的时间,可以称之为“刘易 斯转折区间”。4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2“民工荒”的相关研究一些学者从制度因素说明“民工荒”产生的原因,解释这一现象并不是“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简新华和张建伟(2005)指出“民工荒”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缺陷的制度,必须要在制度上改革和创新,才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跨越制度上的障碍,不再产生“民工荒”现象。张丽宾(2004)认为“民工荒”现象不单单因行业的快速增长而加大对适龄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而且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