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00199
大小:5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1
《试论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理念的异同及发展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理念的异同及发展现状摘要:从上个世纪末,工科院校便开始着手进行通识教育实践。基于不同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和办学特色,通识教育在不同工科院校获得了不同的发展。本文明晰了各类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理念的差异及其发展现状,总结并借鉴了二十余年来通识教育开展的经验教训,旨在更好地开展通识教育。 关键词:工科院校通识教育教育理念发展现状 20世纪末,中国的大学院校普遍经历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教育改革运动。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中国高等教育适时进行着结构性转型:从局于一隅过于强调专门的教育模式,过渡为以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为大学本科教育主流的教育模式。自
2、此,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模式在摸索中逐渐形成。而在这一转变的浪潮中,工科院校对于人文教育的需求更为迫切,此前旨在打造精通工程科技专业技术人员的高等院校,强烈意识到逐渐摆脱单一专门教育的必要性,尝试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关注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则是培养素质全面且具有较高工程科技专业水准的综合知识型高级人才。 然而不同工科类大学,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校园环境、教学风格及学科优势不同,其办学风格及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各有特色。通识教育亦受此影响,体现学校特色,故往往有所差别。同时,目前在高校教育实践中,对通识教育理念、认知各有不同。对通识教
3、育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影响到当前工科类院校通识教育实践。 一、工科类高校通识教育理念相通之处 目前各工科类高校对通识教育有如下共识。 1.重视人文素养。最初,工科院校设置初衷就是为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因此教育多偏向于职业训练,重在专门化知识的传授,忽视综合才能与个体发展的潜能培养。工科类院校创造的知识,也往往可以发挥巨大的实际效益,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工科毕业生,可以获得求职的基本能力,在社会的分工体系中找到自我定位,加入生产与再生产行列。于是,工科大学教育就演变为职前训练,大学渐渐异化。 当大多数工科院校的通识教育先行者发
4、现,在工科类大学生身上存在着民族文化失根现象、缺乏社会责任感、过于功利性等缺失,违背了大学教育的基本目标,遂着意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就曾经谈到,在美国有华人教授提出:“你们培养出来的学生ABC很好,XYZ很好,也懂得美元、英镑,就是不太了解长城、黄河,不太了解文天祥、史可法,不知道《史记》、《四书》,这种人能不能为中国服务?能不能为中华民族服务?”很明显“对祖国知之甚少,对民族的历史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他们对自己的国家、民族能不能够产生深厚的感情?能不能学成以后为自己的国家、民族服务呢?”[1]这种状
5、况若不在教育改革中加以改变,其恶果是无法想象的。由于工科院校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因而在通识教育理念中尤为强调人文精神的熏陶。人文素养的提高,并非是简单知识的传送,更多的是通过互动的人文学习,激发学生的自我人文意识。甘阳教授认为:“通识教育的根本,首先在于能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相关课程和教学方式,如果在课程和教学方式上无法落实通识教育的理念,那么其他方面的所有改革,例如成立‘文理学院’等,未必有太大意义;反过来,如果课程和教学方式上能够体现通识教育理念,那么其他外在形式方面未必一定要作大规模的变动。”[2] 2.强调自主性。目前,大部分工科类院校通识教育课
6、程的设置,基本上都是从本大学的发展出发,强调学术独立与学术自由,同时也兼顾学生的需求,给予其创造性,确保师生双方共同获得良性进步。这些高校通识教育理念是,大学的存在不仅仅是职业化训练场所,更是为了教育本身而存在。因而通识教育需强调每个人的独特性,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是人类文化多姿多彩的重要源泉,也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重要支撑。故而,在每个必修的领域内,往往只提供相应的主要方法和能力训练,并无统一规范。与此同时,各工科院校在赞成加强人文教育、承认文理互补的基础上,还特别关注专业之外同科类知识的广泛了解,关注现代知识与传统学问的均衡教育。通识教育也应该照
7、顾到专业特色,要对专业发展有辅助作用。 3.强调地域特色。迄今为止,我国实施的通识教育,“无论是理念引进、理论研究,还是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借鉴美国大学的经验摘要:从上个世纪末,工科院校便开始着手进行通识教育实践。基于不同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和办学特色,通识教育在不同工科院校获得了不同的发展。本文明晰了各类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理念的差异及其发展现状,总结并借鉴了二十余年来通识教育开展的经验教训,旨在更好地开展通识教育。 关键词:工科院校通识教育教育理念发展现状 20世纪末,中国的大学院校普遍经历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教育改革运动。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8、,中国高等教育适时进行着结构性转型:从局于一隅过于强调专门的教育模式,过渡为以素质教育或通识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