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ID:21321387

大小:3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1

201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_第1页
201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_第2页
201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_第3页
201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_第4页
201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3分)   语文教学,即要重视包括字词使用、语法结构等语言能力的培养,更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习主体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品位、知识视野、智力发展、人格个性的塑造,在长期的教学、xūn陶、浸染之后,将这些内容积淀内化为一种基础,再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考试过程展现出来。  ①塑②xūn③改为  2.按要求填空。(5分)  ①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十则》中的“??传不习乎?”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孟子〉两

2、章》中概括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方面及其关系的句子是“,”说明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②王维《使至塞上》中“,”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思乡是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请你写出连续两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201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3分)   语文教学,即要重视包括字词使用、语法结构等语言能力的培养,更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习主体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品位、知识视野、智力发展、人格个性的塑造,在长期

3、的教学、xūn陶、浸染之后,将这些内容积淀内化为一种基础,再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考试过程展现出来。  ①塑②xūn③改为  2.按要求填空。(5分)  ①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十则》中的“??传不习乎?”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孟子〉两章》中概括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方面及其关系的句子是“,”说明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②王维《使至塞上》中“,”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思乡是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请你写出连续两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3

4、.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中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这样才能开卷有益。  B.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D.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  4.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神秘岛》,第三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B.《水浒》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

5、说塑造了众多草莽英雄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C.《简·爱》这部小说以第二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自尊好强,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后,变得更加坚强起来。  5.2014年9月16日,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将在我市举行。承办省运会,是全市人民共同的期盼和夙愿。右图是省运会会徽,会徽图形是由“荷花”变形为“三位手拉手奔向前的运动员”,“荷花”为“济宁市市花”,体现了“济宁”的特色。请你仔细观察,说说“荷花”的象征及寓意。(3分)  6.阅读下面的古

6、诗文,回答6—9题。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6.概括这首诗所见之景及所表达之情。(2分)  7.〔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

7、知马也。  〔乙〕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B.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C.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②蚁冬居山之阳,夏

8、居山之阴  D.①老马之智可用也②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9.托物寓意是古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