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跑无痛苦练习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耐久跑无痛苦练习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ID:21286674

大小:5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0

耐久跑无痛苦练习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耐久跑无痛苦练习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耐久跑无痛苦练习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耐久跑无痛苦练习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耐久跑无痛苦练习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教学法在中学语文中焕发出熠熠光辉,促进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钱春平江苏省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213365摘要:在《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和初三体育中考项目中初中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都是必考项目,由此可以看出耐久跑练习对初中牛.耐力素质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耐久跑枯燥乏味且运动强度大,面对这种痛苦,学生在心理上有畏惧情绪,在生理上也存在着实际的闲难。木文就耐久跑无痛苦练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关键词:耐久跑无痛苦练习课堂教学!/•■、—、刖目我们可以把耐久跑无痛苦练习法概括为:目标明确,有两个或以上的跑伴

2、,以放松自然的速度跑,从中找到舒适的感觉,从而克服或是避免极点带给我们的痛苦的练习方法。二、无痛苦练习法在耐久跑课堂教学中的四点运用1.明确锻炼的意义和作用,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体育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耐久跑的意义与价值,让学生了解耐久跑的生理特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与它运动相比较长跑的生理价值更具有独特性。要让学生坚信,只要通过不懈努力的锻炼,将会得到身体机能的提高,并从中感受快乐。在这里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运用一系列的具体事例或用多媒体等直观的方式来传达快乐动机。2.从方法上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节奏,减少身体上的痛苦在耐久跑教学中,有些学生由于耐力素质差,

3、会出现一些生理不适现象,如“运动极点”现象。所以在练习之前,要安排一定时间的理论教学内容,使学牛.懂得“运动极点”是长跑途中因内脏器官机能的惰性产生的一种暂时不适应现象,并向学生介绍防止、克服“运动极点”的方法。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基本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后,要在实践上加强指导,让学生对自己的身体节奏有所了解,掌握了解自己的节奏的方法,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准自己的运动节奏,减少身体上的痛苦。1.加强指导,让学生跑好第•一次第一次练习是打好后面基础的关键,能减少学生的恐惧心理,让学生体会初次成功的乐趣,从而树立学生的练习信心。教师的指导主要是控制跑速、督促学生尽

4、量放慢速度,而不是监督学生的速度。没奋练经验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怎样的速度才能跑完全程。刚开始练A)速度的把握是关键,过快则可能造成腹痛、胸闷、抽筋等不适症状,冇的人已成为条件反射,惯性发作。所以第一次练W以舒适为标准,身体适应后速度自然会提高。2.选择好自己的跑伴,自发组成学>J小组虽然每个人的长跑节奏不同,但由于耐久跑本身的特点一一路程长、吋间长,一个人太孤独,而人太多则又达不到效果,因此选择同伴非常重要。让学生自己选择跑伴,自发组织成一个学习小组,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多个,但对同伴的要求是耐力水平、跑步节奏相近,在跑步的过程中能够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又不干扰对

5、方。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跑步水平,达到预期的B标,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三、具体的实验操作对全校学生共297人(男的148,女的149人),在大课间和体育课中分4次完成。通过老师的安排结合自由选择跑伴,分成若干组,要求学生进行放松式慢跑。第一•周跑800米,第二周1000米,第三周1200米,以后持续每天完成1400米的距离。结果: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认为自己的耐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耐久跑不再奋恐惧感,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耐久跑,体会到了以前长跑吋从没有过的乐趣。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无痛苦练4法对耐久跑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之处:①学生在分组中

6、合作的意识不高,相互间的影响不明显。②由于自由分组导致分组过多,在跑道上显得较乱,冇些学生在其中滥竽充数,没有起到锻炼的效果。③对跑步速度的问题上,如何分清“跑”和“走”,以怎样的速度跑,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另外在速度和距离关系的处理上也都需要进一步的调整提高。体育教学应该重点提倡“快乐且充实的教学”,具体说就是体育教学要注意运动的乐趣,强调在技能和体力方面要冇量和质的保障。为了符合这种要求,我们必须重新认识“站在学生立场上进行教学”的指导思想,必须研究学生对体育课有什么希望、选用什么样的教材和怎样进行教学。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

7、,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参考文献1.沈国平过平江著《田径训练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6,01。2.吴兆祥编《体育百科大全:田径运动》.安徽人民出版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