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与疥疮纪明开课件

麻风与疥疮纪明开课件

ID:21064833

大小:9.43 MB

页数:113页

时间:2018-10-19

麻风与疥疮纪明开课件_第1页
麻风与疥疮纪明开课件_第2页
麻风与疥疮纪明开课件_第3页
麻风与疥疮纪明开课件_第4页
麻风与疥疮纪明开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麻风与疥疮纪明开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麻风与动物性皮肤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纪明开麻风疥疮目录麻风病是一种古老的慢性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流行了二千多年,由于它严重的致残性,曾经是(现在也还是)一种让人们恐惧的疾病,社会公众对麻风的歧视和排斥心理依然存在。使这一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疾病,既有医学问题又有社会问题,至2006年我国登记麻风54万多例,有现症病人6000多例,一、麻风病流行现状95%以上的县(市)麻风患病率已降至0.01‰以下,实现了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但这只是一个人为的阶段性目标,现在每年仍有新病例被发现,麻风发病率并没有明显下降,尤其是现在人口流动频繁,增加了麻风病防治的难度。我国麻风防治政策的四

2、个转变从1985年起我国麻风病防治政策实现了四个转变:1、由过去的麻风病院单独防治转变为有多部门参与的联合防治,如:民政、残联、和各级卫生部门等。2、由过去的住院隔离治疗改为在社会(在家中)边工作(边劳动)、边治疗。3、由过去的单种药物治疗改为统一应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联合化疗。4、变单纯治疗为与康复同时进行,在采用联合化疗的同时进行康复工作。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周围神经的慢性传染病,麻风杆菌于1873年由挪威学者Hansen所发现,抗酸染色为阳性,外界抵抗力较强,分泌物离体自然干燥后仍可存活2-9天,在0℃时可存活3-4周,在夏天日光下只能活2-3小时。人类是麻

3、风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二、病原学(传染源)麻风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leprae,以下简称为ML)虽然在人类致病菌中,除绿脓杆菌外,ML发现最早(结核杆菌的发现较之晚9年),但其体外培养至今尚未成功,因此限制了从微生物方面对它的了解。所幸的是小白鼠足垫模型和犰狳以及裸鼠实验感染的成功,为ML的微生物学、免疫学、生化学特征的研究,乃至人工培养的设计等提供了基础条件。特别是近十多年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们对ML在分子水平上的了解。麻风杆菌的三个特性:1.抗酸性. 2.群聚性. 3.多形性.三、流行病学麻风病传染发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或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1、

4、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一)传染源麻风病人:多菌型,病人可排出大量杆菌,杆菌>107以上,少菌型病人排出<106是否成为传染源仍未定论,但要引起重视。(二)传染途径:1.通过皮肤接触;2.呼吸道传染(飞沫);3.间接接触传染;麻风不是遗传病,亦未被证实有昆虫或通过消化道传染。而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过度疲劳、卫生条件差、住房拥挤、居住环境潮湿、皮肤有破损等多种因素,均是导致其发病的危险因素。麻风是一种感染率高而发病率低的疾病,在我国列为丙类传染病管理。(三)、易感人群 主要指儿童及对麻风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者,这是最主要的致病条件。是否发病取决于被感染者机体的免疫力,

5、杆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而感染终止,感染后无临床症状即亚临床感染。95%以上青壮年不发病。四、临床表现:潜伏期2-5年(3月-10年)一、皮损:二、周围神经症状:(一)皮损:1.形态多样化2.皮肤附件侵犯:毛发、汗腺、皮脂腺3.皮肤神经末梢→浅感觉(温、触、痛)障碍4.找到麻风杆菌(尤瘤型、界线类)(二)、周围神经症状:纯神经炎型麻风受累周围神经可呈梭状、结节状或均匀性粗大,有痛感或压痛1.浅感觉障碍:2.运动障碍,肌萎缩,瘫痪尺N→小指无名指弯曲,小鱼际…爪型正中N→大鱼际…猿手桡N→垂腕/垂指腓总N→足下垂面N→面瘫3.营养性障碍4.循环障碍麻风病的神经损害手部尺N--爪形指(手)正

6、中N--猿手桡N--垂腕、垂指足部胫后N--足底感觉障碍腓总N--垂足、垂趾面部面N--兔眼、面瘫眼部三叉N--角膜感觉障碍小指无名指弯曲,小鱼际…爪型桡N→垂腕/垂指正中N→大鱼际…猿手面瘫分类:光谱分类法(五级分类法)1.结核型麻风(TT)2.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BT)3.中间界线类麻风(BB)4.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5.瘤型麻风(LL)6.未定类麻风1、分类:在临床工作中根据病人免疫力不同,将麻风病分为五类:免疫力强的结核样型麻风(TT)为一端,免疫力弱的瘤型麻风(LL)为另一端,在两端之间存在着免疫力不稳定的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BT)、中间界线类型麻风(BB)和界线类偏瘤

7、型麻风(BL)。总的趋势是:麻风杆菌数量LL>BL>BB>BT>TT,而细胞免疫反应强度TT>BT>BB>BL>LL。麻风早期为未定类麻风(IL),可演变免疫光谱中的任何一个类型,也可自愈。细胞免疫增强时BL可向结核样型端转化(BL→BB→BT),反之BT可向瘤型端转化(BT→BB→BL)。为了便于联合化疗工作的开展,又将上述分类简化为多型麻风(MB)和少菌型麻风两大类,据此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简化分类法1、多菌型(Multiba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