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ID:21038906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9

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_第1页
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_第2页
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_第3页
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_第4页
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教学目标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懂得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人生目标和高尚的志趣、开创进取的精神,才能培养耐挫的品质。教会学生一定战胜挫折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过程与方法:  发动学生搜集资料并进行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联系学生的实际,互相交流抗挫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培养不畏挫折的可贵心理,教会学生战胜挫折的方法,解决他们在实际中遇到的困难。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是战胜挫折的方法,因为

2、前面已讲清了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挫折,挫折具有两重性,应将消极作用转化为积极作用。因此掌握一定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一条途径。  教学难点是探索创新。探索创新与挫折之间的关系在前面没有涉及,因此讲起来学生会感觉接受困难。教师要讲清在探索、创新的道路上会遇到困难和失败,需要人们正确面对,努力克服。通过讲解,使学生懂得发明创造并非是名人、伟人才能干,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教法建议  1、运用典型事例感染学生,也可让学生寻找身边的例子。  2、学生谈自身遇到挫折后自己如何解决的?(谈方法)  3、探索创新时可利用实物、学生体验、看录

3、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4、听歌曲《水手》并欣赏名人名言,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战胜挫折离不开信心、理想、勇气。  教学设计示例  (投影):试看大风雪,独立有青松。     又看耐春寒,篱边长忍冬。     千锤百炼后,才见思想红。     --------陈毅  (问题)这首诗说明了什么?  当挫折来临时,我们是被压倒还是象诗中的青松一样,经受挫折的考验,去战胜挫折。我们应该如何培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呢?  三、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投影):同学们看两位伟人的事迹。  1、清代作家蒲松龄落第后,并没有被落第造成的挫折击垮,下决心干一番事业,

4、他写下了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他这样写了,也这样做了。终于完成了传世名著《聊斋志异》。  2、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十年动乱期间被送进“专政队”,被当作“白专典型”遭受批判,受尽谩骂、嘲讽和打击。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他以顽强的毅力专心研究歌德巴赫猜想,终于提出了震动国内外数学界的所谓“陈氏定理”,为摘下“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歌德巴赫猜想,做出了突出贡献。  同学们思考两位人物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挫折?他们是怎样克服的?  (学生答):略  只有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人生目标,才能

5、激发火一般的热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冲破重重阻力和障碍,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奋斗。  1、培养承受挫折;  (1)、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2)、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如果一个人没有树立正确的理想和目标会怎样呢?  学生讨论:略  就会目光短浅,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一遇到挫折就被压倒。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确立高尚的志趣。只要有了志趣,我们才会“乐此不疲”,古往今来有许多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是因为兴趣、爱好,推动他们事业的成功。  这方面我们同学能举例说明吗?如爱迪生、王曦之、曹雪芹、我们著名的跳水运动员田亮。  (3)、发展高尚志趣  要能

6、承受挫折,我们还要树立开拓进取的品质。  (4)、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世界上最美的是奥秘。”  投影:小竞赛:请你回答,下列发明的发明者是谁:  A.蒸汽机------瓦特B、火车------史蒂芬逊C、电灯-----爱迪生D、电话—贝尔E、汽车----亨利·福特F、雷达-----R·W·瓦特G、柴油机-----迪塞尔H、地动仪------张衡  (小活动):教师用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等方法,展示生活中的物品-----带橡皮的铅笔、折叠伞、月票、带圆珠笔的教鞭。  如有条件的学校可播放《中小学生发明大赛》    (投影

7、):“如果你拒绝了失败,实际你就拒绝了成功。”  (学生回答):略    (学生活动):谈自己遇到挫折如何解决的?  教师归纳总结:  3、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1)、冷静对待:  (2)、自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