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779808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6
《考生追逐热门专业 高校按学科大类招生不顺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考生追逐热门专业高校按学科大类招生不顺利 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即将来临。为避免考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前些年,不少高校将按照专业招生改为按学科大类招生。然而,从南京财经大学近日举行的全国地方财经类院校招生工作研讨会上了解到,按学科大类招生施行得并不顺利,一些高校按学科大类招生的试点已经半途而废。 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开始尝试招生录取新办法: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几个专业归入一个专业大类招生,考生按大类填报志愿,考生入学后前1—2年打通培养,统一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大二或大三时再按照一定程序和标准选择专业。 “考生
2、填报志愿时,对所报专业的学习内容、专业特点、就业方向等并不十分清楚,专业选择存在一定盲目性。实行按学科大类招生,学生进校后可以根据前1—2年的学习情况并结合社会需求、自身爱好与专长重新选择专业。”南京财经大学学生处姚学峰介绍,此外,学生在大一大二年级主要学习通识课程和大类基础课程,在专业分流后才进入各自专业领域的知识学习,有助于打下宽厚的学科知识基础。此举实行后受到很多考生和家长的欢迎。 据了解,不仅北大、浙大、南大、河海大学等一批部委属尝试按学科大类招生,众多省属高校、民办高校也在推行这一新举措。 但记者从会
3、上了解到,部分高校的这一尝试已经半途而废。广东一所高校曾在国内最早推行按学科大类招生,目前该校已回到按专业招生。东北、广西、河南部分高校也是如此。南京一所学校去年刚在强化部试点,今年决定“回到老路”上。 这一尝试为何半途而废?与会代表普遍认为,“理念本身没有问题,主要矛盾体现在操作层面”。 首先,按学科大类招生后,加剧了“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以财经类高校为例,在按学科大类招生后进行专业分流时,几乎所有学生都热衷于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审计学等少数优势专业,而这些专业的师资力量、教育教学
4、资源与设施等都与“蜂拥而至”的学生不相匹配,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有的财经类高校的热门院系本科生人数多达五六千人,而一些冷门院系则“门庭冷落”。 还有,专业分流中的“暗箱操作”让学校也倍感压力。大多高校是按照学生入学后1—2年的学习成绩排名,设定一定比例进行分流。每到此时,几乎所有学校都感到压力特别大。广东某高校的招生就业处处长说,“一些学生家长能量很大,他们的孩子入学后学习不算努力,成绩却很优秀,就是为了能够转入理想的专业”。 “学生理性选择专业只是一厢情愿。”南京一所试行过按学科大类招生的高校说,虽说学生经过前
5、1—2年学习,对专业方向和自身专长有了更多了解,但在实际选专业时,从众心理、父母包办等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他认为,施行按学科大类招生,对学生的自主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同时需要学校出台配套的引导机制,目前部分学校在这些方面的准备尚未成熟。 南京一所高校教务处处长说,除去操作层面的种种问题,按大类招生也不适合所有学校。“目前高校分研究型和应用型,”他认为,对于研究型高校来说,按大类招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扎实基础,而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习时间本来就较紧,基础课程不需要那么长时间,推行按大类招生更应谨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