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性角膜炎课件 (2)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课件 (2)

ID:20717011

大小:450.5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8-10-15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课件 (2)_第1页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课件 (2)_第2页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课件 (2)_第3页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课件 (2)_第4页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课件 (2)_第5页
资源描述: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课件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带状疱疹性角膜炎大头医生编辑整理英文名称herpeszosterkeratitisherpeszosterkeratitis类别眼科/角膜病/感染性角膜病/病毒性角膜炎ICD号H16.1概述眼部带状疱疹(herpeszosterophthalmicus)可合并眼睑炎、结膜炎、角膜炎、巩膜炎、葡萄膜炎、视网膜病变(急性视网膜坏死)、视神经炎、眼肌麻痹等。其中60%可发生带状疱疹性角膜炎(herpeszosterkeratitis),造成角膜瘢痕,严重影响视力。近来有逐渐增多的倾向,值得警惕。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老年人患带状疱疹后,在皮肤疱疹溃破后的最初5天里几乎不发生细胞介导的

2、免疫反应,而正常的细胞免疫反应在3天内就已经发生了。许多研究统计表明,带状疱疹眼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受累者可占9%~16%。还有的统计结果可高达56%,有50%~72%的眼周带状疱疹病人导致眼部病变,其中大部分可导致严重的视力丧失和慢性病程。病因水痘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andherpeszostervirus,VZV)为同一种病毒。机体免疫状态不同可导致水痘或带状疱疹两种疾病。机体初次感染VZV后,病毒潜伏于1个或多个脊神经节的神经细胞内或脑感觉神经节的细胞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再次活化,沿感觉神经纤维下行至皮肤,在某一感觉神经与眼的区域增殖,发生带状

3、疱疹,以三叉神经第1支分布区域最多见。本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复发感染所致,病毒潜伏于三叉神经节中。病因当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或在其他外界刺激诱导下,病毒即被激活、繁殖而发病。有免疫缺陷的病人,例如艾滋病患者、细胞移植患者,以及有癌症病史、近期手术史、外伤史患者,也容易使潜伏在机体内的VZV复发感染。发病机制是下列某一种因素或共同作用的结果:1.病毒对角膜的直接侵犯。2.宿主对完整病毒或病毒抗原在角膜内发生炎性反应。3.机体对改变了的自身组织发生自体免疫反应。4.由于角膜知觉减退,眼睑异常及角膜表面泪液膜改变,发生继发性

4、改变。临床表现1.全身表现带状疱疹的前驱症状包括全身不适、发热、寒战及沿神经皮肤分布区疼痛,皮肤发生线状排列的小水疱;伴发神经痛,从麻刺感到极度持续疼痛。皮疹延续数月,神经痛可延续数年。带状疱疹与HSV不同,可以侵犯真皮,水疱治愈后残留永久性瘢痕。2.角膜表现眼带状疱疹中大约有60%可引起角膜病变,VZV对三叉神经第1支极易侵犯,角膜炎的发生多在皮疹出现以后发生,尤其是鼻尖或鼻翼出现带状疱疹,为鼻睫状支神经受侵犯的征兆,随后必发生角膜炎与虹膜炎。临床表现其角膜炎的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表层粗点状角膜炎:是带状疱疹性角膜性角膜炎的最早期表现,在皮疹出现后数天

5、内发生。角膜表面呈现粗大的、略高出角膜表面的混浊点,多发生于角膜周边部,表面常附有黏性分泌物,对荧光素呈现不规则着色,虎红染色更为明显,脱落后不形成溃疡。这些不规则的混浊点是混浊的上皮细胞聚集而成,可能是病毒侵犯的结果,也可能是病毒在上皮细胞内繁殖的结果。有的病例可在其细胞核内查到病毒包涵体。临床表现(2)上皮下浸润及钱币状角膜炎:表层点状角膜炎可在几天之内自行消退,有的很快互相结合形成上皮下浸润,并进一步形成钱状角膜炎(nummularkeratitis)。后者被认为是带状疱疹性角膜性角膜炎的典型病变。(3)假树枝状角膜炎:伴随于眼带状疱疹出现的树枝状角膜炎,因其形态和H

6、SV性树枝状角膜炎极为相似。其主要区别是:其角膜病变轻微,略高起于角膜表面,轻、中度荧光素染色,而不像HSK呈沟状凹陷,染色明显;其树枝状病变的末端不像HSK那样有球形膨大(terminnalbulb),故称为假树枝状角膜炎(pseudodendritickeratitis)而加以区别。临床表现(4)黏斑性角膜炎(mucousplaquekeratitis):是一种慢性角膜炎的特殊类型,大约5%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出现此种角膜病变。其发病时间差异很大,从出疹后7天至3年均可出现,但多数在2~7个月出现。其典型改变为角膜表面由微隆起的黏液物质构成的斑点状病灶,有时可出现线状或树枝

7、状病变,边缘清楚,通常是多发性的,可出现于角膜表面的任何部位,其大小和形状每天都可改变。乙酰半胱氨酸可将其溶解。荧光素呈中等着色,虎红染色鲜艳。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不很清楚,可能与泪液膜异常、角膜感觉神经麻痹及眼睑闭合不全等因素有关。(5)神经麻痹性角膜炎(neuroparalytickeratitis):在剧烈的三叉神经痛的同时,角膜感觉全部消失,病愈后可延续数月至1年之久,甚至长期不恢复。长期感觉障碍大约有9%的患者可引起神经营养性角膜炎的发生。严重者可导致角膜溃疡、继发细菌感染,出现角膜脓肿或前房积脓。(6)盘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