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704054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5
《长子出了个李生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长子出了个李生贵长子县被誉为“中国青椒之乡”,自然是广大组织者和劳动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李生贵的突出贡献勿庸置疑。从第一次大青椒试种的成功,到北方最大的青椒生产基地在长子的实现;从全国第一个蔬菜移动大棚的发明,到蔬菜成为全县农民增收一项主导产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长子出了个农民专家——李生贵。李生贵是一个农民,却不是一个普通农民;是一个农民专家,却不是一个一般的农民专家。他以自己执著的追求,热心的探索,无私的奉献,铸就了一种生贵精神。这种精神已融入大青椒发展的绿色田野,也融入前进在致富道路上的广大农民兄弟心田。在全市上下掀起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的
2、今天,让我们沿着长子青椒产业的发展轨迹,穿越时空,走进那如火如荼的发展岁月,探索铸就生贵精神的李生贵敢为天下先的成功秘诀,挖掘生贵精神的时代价值,让这样一种精神在更大更广的范围发扬光大而推波助澜吧。观念领先 催生新产业鲁迅说:“其实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人走出来的。当然,一种产业也可能原来是不成规模的种养家营生地,经营的人多了,提高了层次,也便成了产业。产业是人干出来的,更是带头人领出来的。长子青椒产业便是这样形成的。829年前,中国改革率先在农村兴起,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农民思想观念发生重大转变,农业结构第一轮大调整悄然兴
3、起。在这一兴起中,李生贵是最早的动心者,也是最早的动脑者和动手者。他首先在自家的自留地里悄悄地进行青椒试种,由失败走向了成功,收获了喜悦和信心。之后,他大胆地承包了村里5亩林业空地,除种植青椒外还引进了全村从没种过的西红柿、黄瓜等新品种。当时,他不懂什么叫市场,也不懂什么叫信息,只是凭着一种强烈致富的愿望和改变落后面貌的热望,大胆往前闯。他与众不同的是,敢干自己想要干的事,敢干别人不敢干的事,干了别人意想不到的事。结果青椒丰收了,但他却又犯了愁,不知该往哪里销,只好求助往河南等地贩运土豆的车辆,给他捎点青椒试着卖。不屈不挠的他经过千辛万苦,千言万语,
4、秋后算账,当年进账八千多元。这对当时人均收入只有66元的农民,足以让左邻右舍眼红、心热、神动了。8李生贵从土地里一下子挣了这么多钱,他打心眼里高兴,更让他高兴的是实践使他懂得技术能致富,产业能致富,农民掌握了技术,懂得发展产业,不仅自己挣钱,可以让更多的人挣大钱。这就是技术的威力,产业发展的好处。为此,第三年,他在自己院子里免费办起了青椒种植培训班,用地道的农民语言讲说种植青椒技术要点,用自己亲身经历实践经验为群众讲解如何种植青椒。在他的感召下,大李村280户农户,家家都种上了青椒,全村1360亩耕地,1100亩种植了青椒,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青椒种植专
5、业村。用现在的话讲,当时大李村已经形成了“一村一品”,只是那时没有这种叫法,却在全县全市引起了大的轰动,引来了媒体的极大关注,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看到这个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把青椒发展作为一项富民产业,作为特色产品基地来建设的重要举措,政策上引导,资金上支持,技术上服务,号召全县农民大力发展青椒产业。短短几年时间,长子青椒产业从一户到一村,从一村到一县,种植范围遍布300多个村,全县5.1万农民种植青椒,面积发展到8万亩,总产3亿多公斤,产值2亿多元,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青椒生产基地,同时带动起其他各类蔬菜的种植,蔬菜总面积达到13
6、万亩之多,产品远销全国17个省市54个地区,部分销往东南亚国际市场,成了长子县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第一大主导产业。1998年长子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青椒之乡”。以此为标志,青椒产业不仅成了长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个新的产业,成了展示长子特色和魅力的一张亮丽名片,还成了享誉全国的一个响亮品牌。8品牌凝聚着汗水,更凝聚着智慧。这无疑是众人之力,但其中有一个最响亮的名字,便是大李村的李生贵。李生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农民对土地有着不解之缘,把自己所有的感情融入土地之中,从土地中体现出了一位农民的人生价值。作为一位农民,不守旧,
7、不盲从,谋别人不敢想之事,干别人没有干过之事,干了别人意想不到的事,在农村改革中把带领乡亲致富的设想变成了现实。作为一位农民,不是一枝独秀,而是用自己的火炬点燃一片火炬,用自己的执著追求催生长子一个新产业的成长与壮大。他不愧为长子农民的优秀代表。科技领航 获得新专利长子青椒产业发展之路并非一路凯歌,就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种植青椒的行列,靠青椒富,发青椒财时,一个个技术难题像SARS一样突如其来,青椒疫病、病毒病、炭疽病、猝倒病等多种病害连续向长子的大青椒产业袭来。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眼看着在几天时间惨遭毁灭,许多农民愁眉苦脸,一些人甚至呼天
8、抢地。上级领导为了给农民排忧解难,从上级农业部门和农业院校请来专家进行技术攻关,几年下来仍然是一筹莫展。面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