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模拟试题(散文一)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散文一)

ID:20546126

大小:128.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13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散文一)_第1页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散文一)_第2页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散文一)_第3页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散文一)_第4页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散文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散文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学语文模拟试题(散文一)(闭卷。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文章,展现孟子"王道理想"的是A.《冯谖客孟尝君》B.《寡人之于国也》C.《秋水》D.《五代史伶官传序》2.先秦诸子中,激烈抨击"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黑暗社会现实的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D.荀子3.《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满招损,谦得益"B."忧劳可以兴国,逸

2、豫可以亡身"  C."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D."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4.《种树郭橐驼传》一文的体裁是:A.寓言B.传记C.记言散文D.寓言性传记5.《容忍与自由》中,用来批判"绝对之是"观念的例证是  A.胡适年轻时,引用《王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封神榜》B.孔颖达《正义》有"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的说法  C.欧洲宗教史上,高尔文烧死科学家塞维图斯等多人  D."五四"白话文运动时,陈独秀"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6.《论毅力》中,梁启超用"操舟"来论证毅力的重要,

3、这种论证方法是  A.例证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7.下列作品中,属于人物传记的是  A.《马伶传》B.《张中丞传后叙》  C.《五代史伶官传序》D.《冯谖客孟尝君》8.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爱因斯坦认为摆脱"生活空虚"的途径是  A.以安逸享乐为生活目的B.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的奥秘  C.对人对己都采取宽容态度D.相信有一个赏罚分明的上帝9.《香市》一文中写到重兴香市冷落的主要原因是  A.因"破除迷信",香市地盘被侵占  B.南洋武术班的把式比不上三上吊的武技班  C.商人不热心,到市商

4、品不丰富  D.农村破产,香市主角农民来得少10.《吃饭》一文中说,"最巧妙的政治家知道怎样来敷衍民众,把自己的野心装点成民众的意志和福利",这里所揭露的社会现象的实质是  A.名实背离,相互掩饰B.多元相济,和而不同 C.主从错位,本末倒置D.一分为二,执两用中11.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我"走过故居时感到:"这条街、这个建筑物开始在我的眼前隐藏起来,像在躲避一个久别的旧友。"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拟人C.夸张D.借代12.《咬文嚼字》中引用韩愈的名言"惟陈言之务去"来说明文字的运用

5、要有创新精神,这种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B.例证法C.对比法D.类比法13.《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线索是  A.时间的推移B.感情的变化C.事理的逻辑D.想象的展开14.《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砥砺德行"所针对的不良社会风气是  A.求学是为了升官发财B.读书是为了混取文凭 C.风俗日偷,道德沦丧D.不敬师长,不爱学友15.《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说,"如果某个人硬说二加二等于五,或者说冰岛位于赤道,你就会感到怜悯而不是愤怒。"这种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B.例证法C.对比法D.类比法16.

6、《冯谖客孟尝君》写冯谖烧债券市义后,孟尝君"不说",这对刻画冯谖形象的作用是  A.对比反衬B.铺垫反托C.类比显现D.侧面映衬17.《垓下之围》中,表现项羽至死仍不知自己失败原因的细节描写是  A."虞兮虞兮"的慷慨悲歌B."天之亡我"的反复呼告  C.嗔目吓退汉将杨喜数里D.将宝马赠送给乌江亭长18.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主要意义在于  A.战争形式的转变B.民族融合的体现  C.服饰制度的演化D.思想文化的变革19.《先妣事略》的总体艺术特色是  A.作者不动声色,读者深受感动B.叙事一波三折

7、,写人先抑后扬  C.场面有声有色,细节动人心弦D.结局出人意料,语言幽默风趣20.下列作品,体现当时中国市民文化投影的是  A.《先妣事略》B.《西湖七月半》C.《香市》D.《都江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论据,属于通过类比法来阐明论点的有  A.河内凶,则移其粟于河内B.五十步笑百步  C.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D.狗彘食人

8、食而不知检  E.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2.《秋夜》的主要象征意象有  A.夜空B.枣树C.小粉红花D.小青虫E.蚂蚁3.下列《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论证,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的有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D.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E.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