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校办学特色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校办学特色探析摘要: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需求侧改革已不能引领经济“新常态”发展,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符合时代发展的新潮流。经济发展依靠人才,人才培养源于教育,不仅经济领域需要改革,高等教育领域也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校办学特色建设遭遇诸多困境,如何通过改革突破困境是值得探究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高校办学特色的创建指明了方向,可以通过开放市场竞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优势学科等措施打造高校办学特色。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
2、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校;办学特色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6-0077-03在“双一流”的建设中,高校的发展正面临着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是继续推行扩大规模、增加数量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还是发挥高校的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内涵式发展?截止到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己达40%,2014年普通高校的数量己达2529所,高等教育的外延式发展已取得重大成就。然而,高校的质量建
3、设却不容乐观,多数高校办学未凸显特色,办学定位模糊,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学科专业缺乏特色,核心竞争力不足,所培养的毕业生创新力孱弱,这些何题阻碍了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新战略,它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同时也适用于高等教育领域,但高等教育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表现为培育人才。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不同,经济领域的生产端主要以商品的形式呈现,而高等教育主要
4、以培养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人才为主,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二是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周期性。无论是学科专业结构,还是人才培养结构都具有滞后性和周期性。市场与高校信息沟通平台的缺失导致了高校?Y构调整的滞后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己经预示了人才培养的周期性。三是经费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主要来自国家财政,这决定了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起到关键作用,谁掌握了经费,谁就掌握了实权。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创建高校办学特色,必须把教育的特殊性考虑在内,否则其改革会出现严重偏差。一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我国的供给侧改革与西方“供给学派”的观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梳理丙方“供给学派”的发展脉络有利于理解其内涵。19世纪初,“萨伊定律”的提出是“供给侧”经济学派兴起的标志,其: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倡导“萨伊定律”中市场起决定作用的放任自巾政策。但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出现,使供给学派的思想遭到打击,而以需求管理为核心的凯恩斯主义则助力美国政府顺利渡过经济危机,从而盛行。20世纪70年代,经济领域出现了“滞胀”,美国总统里根采取了减税、消减社会福利、减少政府
6、干预的政策,供给学派的思想重新得到了重视。在供给学派的历史发展中,“供给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经济增长一增加供给一增强刺激一利用减税一减少干预”[1]。在200多年的发展中,“供给学派”的理论在肯定与否定中获得丫巨大的发展,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在运用“供给学派”的理论吋,都重视新的,更高质量的供给。然而,我国“供给侧改革”与丙方“供给学派”的理论存在明显差异,它本质上是结构性的改革,包括生产要素结构、产业结构、供给主体结构等,而不是简单地调节供给总量[2]。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供给侧”是改革的切入点,“结构性”是改革方
7、式,“改革”才是核心命题,内在地体现出“转型是H标、创新是手段、改革是保障”的逻辑关系[3]。但两者核心不同,“供给学派”的核心在于减少税收、减少国家干预。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4]。需要澄清一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脱离对需求端的认识,既不能忽视需求侧的现实需求,还要满足需求端的变化,更要通过创新引领主动调整供给端达到引领需求端的目标,形成“供需平衡”的理想状态[5]。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从政策
8、的角度,“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从目标的角度,胡鞍钢等学者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