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369964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9
《教案精选:高三物理《电流的测量》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案精选:高三物理《电流的测量》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三物理《电流的测量》教学设计教案精选:高三物理《电流的测量》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三物理《电流的测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路中的电流形成原因是电荷(定向)移动。 2、从常用电器的电流值感知电流的单位“安”。 3、了解电流大小与用电器的工作状态的关系。 4、学会把电流表连入电路侧电流。 5、学会电流表使用不同量程时的读数。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学会使用电流表测电流的方法。 难点:正确使用安培计测电流并可熟练测串、并联电路电流。 教学过程 【实验
2、引入】连接图4-15的实验图,你只要一按开关,灯立即会亮,这是为什么? --原来,电路接通后形成的电流把能量从电源输送到了用电器(电灯)上。 电流的方向如何呢?--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讲述】在没有发现电子以前,科学家曾经认为电流是正电荷从电源的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的。现在,人们已经知道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带负电的电子的移动产生的,它们是从电源的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正好相反。 一、电流的形成与方向 电路中的电流形成原因是电荷定向移动。在金属导体中,是电子发生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流的方向与电子运动的方向相反。
3、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二、电流的大小、单位 电流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可以从水流的情境想象电流的情境。当你打开两个自来水龙头,一般会看到两管中水流的强弱是不相的,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水龙头从管口流的水量多,就说这个水流强。 【实验】使用同一只灯泡来做两次亮度不同的演示,分别用一节和两节干电池作为电源。--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到导体中通过的电流强弱也会不相同。灯泡越亮,通过的电流越大。 因此需要一个描述电流强度的物理量——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字母I表示,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为A;更小的单位为毫安和微安,符号分别为mA和
4、μA。 换算关系:1A=103mA,1mA=103μA 【练习】3安=______毫安=_______微安; 15毫安=______微安=______安; 400微安=______毫安=______安。 【识表】了解常见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值 如:普通家用白炽灯约0.1A~0.3A;晶体管收音机约0.01A~0.1A;晶体管电视机约0.1A~0.3A;普通家用空调机约4A~8A。 三、 【引入】不同的电路和用电器中的电流的大小是不同的,怎样测量电流呢?--使用电流表 【实验】图4-16 --实验中,灯的亮度随着电池的增多而增加,电流也随
5、之增大。但是,根据灯的亮度并不能确定流过灯的电流的具体数值。我们用电流表来测量电流的大小。 1、电流表的符号:-A- 2、使用电流表时都有哪些要求? 1).接入电路前 (1)一定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指针在零刻度线偏右处,使用后测量出的数据会比真实值偏大。因此,若发现指针设有指零刻度,一定要进行调整后再使用。 (2)正确选择量程。每个电流表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量程,被测电流超过量程时,电流表会损坏。实验室里使用的电流表通常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当使用0~0.6A量程时,每大格表示0.2A,每小格表示0.02A。当使用0
6、~3A量程时,每大格表示1A,每小格表示0.1A。 估测待测电路的电流强度。若小于0.6安培,选0——0.6安培量程。若在0.6安培——3安培之间,选0——3安培量程。在不能预先估计被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先拿电路的一个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较大量程的一个接线柱,如指针偏转很小,则可换较小的量程;如指针偏转较大且在量程之内,则可接较大的量程;如指针迅速偏转且超过量程,则所用的电流表不能测量。 2).联入电路时 (1)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 (2)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3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
7、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3).联入电路后:电路接完后,在正式接通电源前必须先试触,同时观看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 (1)指针不偏转:可能电路有断开的地方。 (2)指针偏转过激,超过满刻度又被弹回,说明量程选小了。 (3)指针偏转很小,说明量程选大了。 (4)指针反向偏转,接线柱接反了。 应根据情况给予改正后,才能正式接通电源。 4).读数 读数时应“先看量程,再看中点,然后读数”。如图1所示的电流表,选用0~0.6A量程,指针相邻两个标度值分别为0和0.2A,其中点值为0.1A,指针所指的值是0.1A过两小格,每小格为0.02A,电流表示数
8、为0.14A。这种方法为“中点助读”,可有效地防止读错数据。 【学生分组实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