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谐青年群体心理的途径选择

培育和谐青年群体心理的途径选择

ID:20368310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2

培育和谐青年群体心理的途径选择_第1页
培育和谐青年群体心理的途径选择_第2页
培育和谐青年群体心理的途径选择_第3页
资源描述:

《培育和谐青年群体心理的途径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培育和谐青年群体心理的途径选择  1青年群体社会心理研究的意义  1.1表象描述功能  从根本上说,从事青年社会心理学研究最直接的就是描述功能,换句话说,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去客观、准确地搜集有关青年社会心理的具体表象、典型事件或者是量化的资料,这些资料能够真实准确显现青年社会心理的图谱。因此,开展青年社会心理学研究过程中会表现出较强的实证主义研究性质。一方面,在研究过程中,社会心理学工会关注青年在社会心理方面的现象和过程的外部表象,为大家提供直观的感性方面的资料;另一方面,能够为从事研究分析的社会心理

2、工提供重要的原始资料、基础素材,有助于用作长期的纵向追踪观测和比较分析,从而形成对于青年社会心理变迁态势和规律的把握。  青年社会心理现象的形成都是源于某种价值观或者是情感需要所支配,即使是外在的行为表现,也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青年的一些观念、情感、情绪等主观意向。就青年社会心理的表达形式而言,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与其他社会现象没有本质区别,但就实质内容而言,青年社会心理更具主观性、个体性,换句话说,透过青年社会心理的外在客观形式,能够投射出蕴藏的主观意义以及其中潜在精神内涵。作为社会心理学者,通过分析青年所处

3、的环境因素,包括内在的需求、意愿、想法等等,从而对青年所展现出的心理形式、心理内容作出阐释。  2青年群体的社会心理表象分析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轨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青年群体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在社会心理方面的变化也越来越突出,产生了许多新的特质。然而,青年社会心理在社会转型大潮中也存在着一些矛盾特征。  2.1价值观上的矛盾心理  目前,社会的主流价值能够得到青年的认可,很多青年人不认同损人利己,对先人后己、舍己为人表示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接受。近年来,很多学校

4、都有志愿者协会,如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活动都有他们的身影。还有很多年轻夫妻尝试新的旅游合作方式交换房屋旅游,这些都是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形成的旅游方式。在2013年年底,广东一些高校的违约率超过了20%。而贷款违约率如果超过20%,银行将被迫暂时中止提供助学贷款。上述这些问题可以看出,当代青年在诚信上存在心理矛盾,一方面受家庭熏陶、学校教育、经济实力等因素影响,另外也与国家政策和社会影响有关。  2.2金钱观上的矛盾心理  青年在对待金钱方面体现出自主性,多数青年希望能够在经济方面占据主动权,但对于如何获得

5、金钱方面想法不尽相同。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结果揭示了两个重要特征:  第一,近80%的大中学生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通过打工挣钱用于补贴家用、养活自己;第二,近70%表示不在乎工作形式,只要能多挣点钱就行。可见,这种经济自立意识比较强。但目前也有这样一类人群,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啃老族,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甘愿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  这些啃老族年龄都是在23-30岁之间青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据有关专家统

6、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这种啃老现象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社会发展的第一杀手,而出现这类情况与金钱观上的矛盾心理有关。  3培育和谐青年群体心理的途径选择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间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中国青年的发展提供了日益优异的基础和条件,但这些更多是物质方面的表层影响,要想按照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标准促进青年社会心理发展,必须为青年发展从各个层面上努力优化社会环境。  3.1心理干预  随着建设和谐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对社会成员造成了来自各方的压力,容易引发一系列心

7、理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当代青年出生和成长在较为优异的生活条件当中,因而心理承受能力略显不足,这也成为造成心理疾患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于青年社会心理的科学干预。首先,要切实加大对青年群体包括社会心理这一学科的研究力度,尤其是做好有关青年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和社会心理,这样有助于敏锐地了解当前社会状况,还能对社会心理走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见作用。其次,有关青年发展的社会政策和工作机制的应用研究还需要加强,并最大程度地做好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成为贴近实际、便于运行

8、的工作理念、制度机制和法规政策。  3.2教育引导  加强心理和谐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对于培养青年健康的社会心理至关重要。在我国,心理学发展历史比较短暂,对人性的研究和关注不够,心理知识方面的普及率比较低,从事心理疏导工作的专业人才比较匾乏、专业素质不高,难以满足社会救助方面的实际需要。因此,首先,要加强心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心理服务工作质量;其次,要大力开展社会科学工作,尤其是做好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全面传播心理调适的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