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就在细节之中

魔鬼就在细节之中

ID:20363509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2

魔鬼就在细节之中_第1页
魔鬼就在细节之中_第2页
魔鬼就在细节之中_第3页
资源描述:

《魔鬼就在细节之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魔鬼就在细节之中

2、第1谈放松管制和利率产品创新,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先放开利率。从上个世纪1990年前后以来,中国银行业已经展开了长达10多年的IT建设竞赛。目前,中国的金融IT水平还不是最高,但对它的理解,可以说已达到了最高境界,即先进的IT技术可以推动金融产品和金融制度的创新,但决不可能替代它们。经验和教训也都已证明:金融IT这条腿走得越快,金融产品那条腿就必须跟得更紧,而它们之间的协调正是有赖于先进的金融制度。10年来,中国的银行业经历了深刻的渠道变革,目前又开始切入产品变革。国内银行在经营渠道、柜面业务处理、数据大集中甚至于网络银行方

3、面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取得了足以让国外同行感到钦佩的成绩。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品体系还比较初级。原因有很多,最根本的是因为没有经历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所经历过的放开管制,或者称金融自由化的过程。在这里,我们之所以使用“放松管制”,而不用“深化改革”、“WTO”或是“与国际接轨”,是因为放松管制不是发生在一两个国家,它是过去10年、20年间在整个西方银行界,包括我们亚洲银行界都已发生的事情。但是,中国没有必要重走国外在放松管制时所走过的弯路。其实,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早在1979年就启动了。从1979~1993年为

4、第一轮改革,突破了高度集中型的金融机构体系,建立了中央银行体制,并形成了由专业银行、投资信托类金融机构和信用合作社等组成的多元化体系。这一轮改革,实际上是政府机构和金融企业的分离,后期也带有明显的放松管制意图。然而,中国在90年代初尝到了放松金融管制的苦果。由于缺乏有序的监管,没有后台约束,大量金融企业偏离自己的主业,靠混业经营来盲目扩张。结果,非但混业不成功,还造成一些混乱,给资本市场带来巨大风险,迫使政府在1994年推开了第二轮金融改革。这次改革的内容包括:组建政策性银行,实现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分离,完成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

5、行的转变,推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确立银行与信托、证券、保险的分业经营。1997年,混业经营被政府强行叫停。从此,放松管制在国内成了超敏感话题。俗话说:“10年河东,10年河西。”然而在网络时代,变化已不再是以10年来计。何况从叫停混业经营至今,已过去了5年,把黑发人头发谈白了的中国加入WTO,在一年前也有了圆满结果,如今再来探讨放松管制,应该说是时候了。然而,仅仅抓住适当的时机还不够,还要寻找稳步放松管制的途径。其实,“魔鬼就在细节之中”。同理,放松管制的途径也不是一个或几个宏观决策,而是一系列巧妙的细节设计。例如,我国证券市场长期以

6、来不能扭转券商“躺在床上数钱”的局面,但当今年5月1日放开交易费率之后,成功引发了证券公司之间的竞争,也促进整个市场监管迅速与国际接轨。这一做法或许值得银行借鉴。从全球实践来看,利率是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关键要素,也是藏着“魔鬼”的细节。在如今这样一个开放的金融环境中,不了解利率的变化,银行便难以盈利,甚至无法生存。在国外我们看到,目前是由利率市场最后打穿它的现金市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而我国银行现在传统的柜面业务、非柜面业务等对产品的定义,与国外的产品有很多本质不同。更进一步来看,是否具备将单一产品创新变为产品工厂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在检

7、测一个银行对利率产品的理解有多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谈放松管制和利率产品创新,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放开利率。例如,本人的工资存放在一家外资银行。但我并不将工资放在工资账户,而是存入按揭账户,以冲抵我按揭贷款的本息。这样做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缩短我偿还贷款的周期,若以按揭30年计,我仅靠这一着就能提前4~5年还清贷款本息;二是可以提高账户使用的灵活性,既可以用于日常支付,也可以转账,还可以享受信用卡的透支功能。这是一个典型的账户连接产品,前提不一定是利率浮动,只要各账户之间的利率可以挂钩对接就行了。这看似微观层面的具体问题,向下辐射,关系到一

8、个银行的存亡;向上辐射,直接触动了宏观金融管制政策的走向。长期以来,在中国只要谈到放松管制,银行业一直有个误区,那就是强调宏观的篱笆效应。其实,放松管制并不是一个纯宏观概念。如果从微观层次去理解,放松管制的根本在于:缩短金融产品开发的周期,重复使用以前开发的功能,使原来就一项需求进行的开发变成一种综合性的开发。如今,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不低,足以产生对大量利率产品的需求,这是宏观突破的必然性;而且,现在有了先进的IT技术,银行完全可以在微观层面尽可能地提前做出风险管理设计,这又成为宏观突破的可行性。说到可行性,倒是应该庆幸,国内在走到

9、金融产品创新之前,先是完成了银行电子化覆盖,后又建立了网上银行,开展了网上支付,这些都为数据进行区域集中甚至大集中做好了技术上的铺垫。而利率产品创新的前提,正是集中的经营体制和集中的组织管理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