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以通为补的活血化瘀治法

试论以通为补的活血化瘀治法

ID:20199896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0

试论以通为补的活血化瘀治法_第1页
试论以通为补的活血化瘀治法_第2页
试论以通为补的活血化瘀治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试论以通为补的活血化瘀治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以通为补的活血化瘀治法丁树栋1,管恩兰2(1山东省诸城市精神卫生中心,262200;2山东省诸城市和平药店总店,262200)【摘要】活血化瘀法的主要原理是“以通为补”;是中医扶正袪邪的治疗方法,是具有对立统一辨证法思想的治疗法则。在运用时,侧重于扶正亦重于袪邪,当然根据临床上不同的对象而有所不同。如慢性病的病邪,不仅仅是瘀血,而且还夹杂其他致病因素,但主要的根源则是瘀血。而活血化瘀法应用于慢性病,正是以通其经隧、畅其血行的手段,达到解结、决闭的目的,从而恢复机体的健康,所以说活血化瘀的原理是“以通为补”。【关键词】以通

2、为补;活血化瘀;治法活血化瘀法的主要原理是“以通为补”;是中医扶正袪邪的治疗方法,是具有对立统一辨证法思想的治疗法则。在运用时,侧重于扶正亦重于袪邪,当然根据临床上不同的对象而有所不同。如慢性病的病邪,不仅仅是瘀血,而且还夹杂其他致病因素,但主要的根源则是瘀血。而活血化瘀法应用于慢性病,正是以通其经隧、畅其血行的手段,达到解结、决闭的目的,从而恢复机体的健康,所以说活血化瘀的原理是“以通为补”。  1血行是否通畅是健康与否的关键  《内经》一书,惟以血气流通为贵的观点,揭示了《内经》的精髓,使我们体会到《内经》对健体与病体的

3、认识,即前者是通而畅,后者是通而不畅或部分不通。通而畅与通而不畅或部分不通的关键,首先在于血液流行的通畅与否。如《灵枢·本藏篇》。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同时,又指出“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1]。这固然是说明血与气在经脉中的同时流行,但更重要的是指示了经脉之所以能够正常的供血气之流行,还在于血液之和,血和则血液本身流行通畅,从而使经脉亦通畅流行。毫无疑问,血液本身的流通运动,是血液内部含有的阴阳两者的矛盾性所引起。假使这阴阳一旦失调,导致血行通而不畅或部分不通,影响着

4、经脉的通畅流行,使整体的阴阳失常,发生病理变化,就不只是筋骨失濡,关节失利了。现代生理学认为“新陈代谢”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尽管一切物质的“新陈代谢”是依靠于它们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如果看到上述血液在机体内的主要作用,就不得不承认血液是完成整个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工具[2]。《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主”是指心脏,“主不明”是心脏有了病理变化。“使道”是指周身的经脉,“使道不通”是说经脉流行的通而不畅或部分的不通。联系到“心主一身之血”和“血和则经脉

5、流行”的论点,可知“使道”(经脉)之所以通而不畅或部分的不通,原因就是血之不和。《灵枢·五味》说:“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对此,虽然不能说古人已清楚地认识到机体内不断地新陈代谢,但它充分体现了《内经》对生理的正常活动,是着眼于一个“通”字。根据“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的观点,其所谓“营卫大通”,则又着眼于“使道”(经脉)的畅通无阻。而“谷气津液已行”,“乃化糟粕,以次传下”。不仅强调了一个“传”字,还意味着陈者自去,新者自生的“新陈代谢”过程的完成。因此说,血液生理常态的通与病理变态的通而不畅或部分不通

6、,是决定健康的关键[3]。  2血病是引起多种疾病特别是慢性病的主要根源  《素问·调经论》中曾高度概括指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守”是保持“守经隧”,就是保持经脉的通畅。在《脏气法时、三部九候、异法方宜、离合真邪、刺腰痛》和《灵枢·经脉、癫狂、热病》等篇中均记载着砭石,针刺出血疗法治疗很多疾病。这就说明当时已认识到很多的疾病是由于血液的病理变化所引起。血液之所以产生病理变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导致血行通而不畅或部分的不通,以致生命赖以存在的生理血液,不同程度的转变为

7、有害于健康的病理性瘀血。祖国医学认为,为身体所不需要而不利于健康的一切东西,皆属于邪气范畴。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来,或自内而生,皆邪气也。属于病理性的瘀血,就是自内而生的邪气之一。与此同时,血液本身形成了陈者当去而不去,新者当生而不生,乃至血愈瘀而体愈虚,愈虚而愈瘀,互为因果,愈演愈烈,致患者体内同时存在着血瘀与自虚两个方面。也正由于此,导致机体整个“新陈代谢”机能减弱,形成了正虚,复招致种种邪气在,引起了多种疾病特别是一些顽固性的慢性病,经年累月,缠绵不已。  《内经》以后的历代医家,对瘀血为病的严重性和危

8、害性的认识,不断地发展和深化。最著名的如明代李梴在其所著《医学入门》中,曾大胆地创造地提出:“人知百病生于气,而不知血为百病之胎也。凡寒热、蜷挛、痹痛、瘾疹、搔痒、好忘、好狂、惊惕、迷闷、痞块、疼痛、癃闭、遗溺等证,及妇人经闭、崩中、带下,皆血病也”。所谓血病,就是由于血瘀所引起的疾病。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