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175202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0
《跟标准答案说byebye》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跟标准答案说BYEBYE联片教研工作开展不久,我作为一名地级教学能手给兄弟学校上了一节示范课。通常这样的课上,很多老师怕被突发事件打扰,喜欢提前和孩子“通气”。但我认为更多的老师想看到一节真实的课堂——尽管课完成得不是很成功,但课堂教学是完美的。抱着这样的心态,我没有和孩子们提前见面就自信地登上了讲台。和孩子们经过几分钟的相互了解后,我发现这个班的孩子认知水平比我想象的好得多。我更加自信了,一堂课进行得比较顺利。课堂上偶尔会有冷场,但我认为那都是正常现象,并没有着急而是耐心地引导和鼓励——但其中一个小小的细节引起了我的沉思。 教学片段:
2、 师: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把课文中最使你感动的句子画出来,并好好读读,把感受写在旁边。 生: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 当学生说完对这句话的感受后,我继续追问:“那大家感受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目光。”片刻沉默后,终于有几个孩子举起了手。我请其中的一个来回答,她说:“是严厉的目光。”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很高兴地对她的回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你说得完全正确,看来你对文本理解得很透彻。 也许就因为这样的评价,使那几个举手的孩子放下了手,无论我怎样鼓励也不举手了。还是该校校长解了围,她鼓励旁边的那个孩
3、子站了起来说出自己的想法:“坚定的目光。”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评价方式,以免堵住其他孩子的嘴。终于课堂不再沉默,一堂课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事后我对这个细节进行了反思,我并不感觉这个问题有多难,只是我的评价出了问题。我的一个“对”字束缚了孩子们的思维,他们认为那就是最正确的、毋庸置疑的答案。这正是由于我们多年灌输的思想有问题。 我觉得我们的课堂不能因为钉是钉、铆是铆的约束而束缚了孩子的思维。从踏进校园的那一刻起,老师就应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勇敢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教师应该是一个忠实的聆听者。即使有时候孩子词不
4、达意,但要认真听完并找出她回答问题的出发点,仔细分析她为什么会表达这样的内容,对其进行及时的引导,这样孩子们就会在一次次的锻炼中成长。学会如何抓住问题的题眼来回答,而不是一次次死记硬背答案。 新学期开学,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步入校园。可我面对他们,时时刻刻有股莫名的火。因为有很多孩子不知道该怎么上课,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她会有一连串的问题和答案等着你。有一次,我教拼音Yi,这是一个整体认读音节。我要求孩子们按生活中用过的字加声调。一个同学说了一个词衣服,并给Yi加了一声的声调,另一个同学仍用这个字组词。我提示他可以想想其他字,不要只用这个字
5、来组词。有一个同学听到了,立即说道:“就是,说别人想到的,就像跟屁虫哦!”就因为这句话,班里像炸了窝的马蜂窝——乱作一团。有的在肆无忌惮地大笑着,有的讲起了跟屁虫的动画片,更有几个同学居然在班里表演起来。我顿时火冒三丈,准备狠狠说他们一顿。但很快我就平静下来,这不正是孩子们的天性吗?如果我用批评的方式解决问题,是节约时间,可这不是在抹杀孩子们的天性吗?于是,我敲了敲桌子请他们静下来,做了一个简短的评价——你们表演得很形象,谁还愿意做一个跟屁虫老跟在别人后面跑? “不愿意”,居然回答得异口同声。 “为什么呢?”我接着问。 “因为这样做是
6、不礼貌的行为。” “因为这样做没有新意,很没意思。” …… 最后,我总结道:既然这样,我们以后就各评一个最有创意奖和跟屁虫奖,好不好?如果不想得跟屁虫奖就得认真听课,不要说和别人一样的内容,好吗? 就这样我的课堂不再有照猫画虎的答案了,有时不小心说一个一样的答案,学生都会给自己的答案添加一个理由,让它变得与众不同。 我们的课堂应该像所有人欣赏《蒙娜丽莎》一样,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应该允许孩子有教案以外的问题答案,允许孩子有一些出乎意料的“邪念”。这样,孩子们才会有一种我也是课文的剖析者的感觉,才会在不断的层层理解
7、中做到真正解读文本内涵。而不是一步到位,稍不合意就一棒子打死,然后在百般无奈下由老师道出答案,死死地灌输给孩子们,使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像木头人一样听课。 虽然课改进行了多年,我们的教学允许“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应试教育中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这便是标准答案。无论是文化背景还是教育环境,我们似乎都在追求某种“标准答案”。所以,当被问及“雪融化了变成什么”时,一个孩子答“春天”,结果被老师判为错,因为标准答案是“水”。这样的标准答案似乎还情有可原,但另一些标准答案注定只能当笑话听。比如:“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
8、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这首诗是什么?”一个学生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结果同样被判卷老师打了个叉,因标准答案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