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北魏时期艺术研究

龙门石窟北魏时期艺术研究

ID:20134010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0

龙门石窟北魏时期艺术研究_第1页
龙门石窟北魏时期艺术研究_第2页
龙门石窟北魏时期艺术研究_第3页
龙门石窟北魏时期艺术研究_第4页
龙门石窟北魏时期艺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龙门石窟北魏时期艺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龙门石窟北魏时期艺术研究摘要:石窟文化中包含了美学艺术,宗教艺术。石窟艺术是一种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它吸收了印度犍陀罗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关键词:龙门石窟;北魏时期;造型艺术  :K203:A:1005-5312(2011)33-0084-01  龙门石窟是中国众多石窟中的一朵奇葩,它是继大同云冈石窟之后,开凿时间早,延续时间长,规模宏大,艺术价值极高的石窟

2、群。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时代审美观,佛教宗派信仰以及开凿造像的统治者等多因素的差别,使龙门石窟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龙门石窟位于古都洛阳,离市区13公里的伊河两畔。在此之前,北魏还未迁洛。在北魏文成帝和平(460~466年)初复法时,就在平城西五洲山开凿了著名的云冈石窟,这座石窟的开凿一直持续到北魏迁都洛阳,成为中原北方地区石窟寺的开凿中心。云冈石窟对中原北方地区石窟寺的开凿,无论是洞窟形制,还是造像样式和题材都具有很大的影响。《魏书·释老志》说:“太安初(455年),有狮子国胡沙门邪奢、遗多、浮陀、

3、难提等五人,奉佛像三,到京都(平城)。皆云:备历西域诸国,见佛影迹及肉髻,外国诸王相承,咸遣工匠摹写其容,莫能及难提所造者。”他们所带来的3尊佛像,成为云冈石窟雕凿佛像的蓝本。当时的山西逐渐成为了多种艺术的聚集地,“云冈风格”形成了。龙门石窟的前期作品受到云冈石窟中的“昙曜五窟”影响很大。无论从题材方面还是造型方面,仍然隐约透露印度佛教造像的身影,最为典型的是古阳洞和宾阳洞。  古阳洞位于伊河西岸龙门山的中部,是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大窟,本是一座天然的溶洞,在太和十七年(493年)以后,一批随孝文帝迁都

4、洛阳的王公贵族,陆续在此修整洞窟,发愿造像才慢慢成为今天的样子。石窟内雕一佛二胁持菩萨像,主尊释迦牟尼高肉髻面相长圆清秀,身披褒衣博带式大衣,结跏趺坐于长方形台座上,平平的胸腹,给人一种瘦弱的感觉。比起云冈佛像,它已经更加接近南朝士大夫的形貌了。随着石窟的开凿,能工巧匠们逐渐的把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融入到了雕刻佛像中。或许应当时统治者的要求,古阳洞的众龛排列于主像两侧的布局特点,正是现实社会中帝王将相们的从属关系在佛教世界中的生动写照。石窟开始反应当时的生活情景,佛教的本土化也逐步加深了。在迁洛前后开凿的部

5、分龛像中,佛像和菩萨均肩宽体壮,身着袒右式袈裟。这些都保留了云冈石窟早起造型和服饰的旧样式。宣武帝以后旧样式消失,出现面容清瘦,双肩下削,身姿纤细,重在表现人物神与骨的“秀骨清像”形象,成为北魏后期流行的新型造像样式。书法方面,魏碑体的代表著名的龙门二十品就有十九品在古阳洞。  宣武帝时期开凿的宾阳三洞,是龙门北魏时期规模最大、最为典型的魏窟。它的洞窟与云冈“昙曜五窟”有相似之处。其中宾阳中洞是龙门北魏时期造像成熟的代表。它与云冈石窟造像相比,佛像庄严肃穆神秘的感觉已经逐渐消失。宾阳洞西壁的三尊佛像仿佛汉

6、族士大夫般的身着褒衣博带式大衣结跏趺坐于台座上,体态扁平,两肩窄削,衣褶稠密,衣裙下垂遮住佛座。佛的面相清秀,鼻稍宽,嘴角微翘,脸上含着古拙而恬静的微笑,身后有华丽的背光。菩萨身披宽披巾,在腹部交叉穿环。这种形式于南朝造型艺术的影响,是拓跋鲜卑模拟南朝制度进一步推行汉化政策表现,同时也符合中原汉民族的审美情趣。主佛两侧各有一个蹲狮。这个蹲狮,原本是大乘佛经中视为护法的兽王与佛像座位结合在一起,被美术界传统上称之为“狮子座”,这种坐式早在西域一带的现实生活中就出现过了。历史记载波斯国,“其王冠金花冠,坐狮子

7、床,服锦袍,加以璎珞”,这大概反映了西域上层社会对这种坐式的偏好。现今收藏于秣菟罗寇松博物馆的两件佛像石刻,其佛陀座坛的底部有数量不等的护法石狮出现,这些表现了印度本土佛教艺术对这一装饰题材的选择与认可。  在伊水长堤的南边,有一个靠路边的洞窟叫做路洞。它的雕造风格与北魏时期的完全不同,显得更加丰富多样与自由化了。路洞中的佛像虽然还穿着褒衣博带式的服装,但却一改过去流行的“秀骨清像”,而变得丰满了。佛像的大衣比以前显得轻薄,衣纹的线条也更加流畅,都紧贴着身体,衬托出佛微胖的身躯。路洞左右两壁为两层列龛,每

8、层刻四个屋行龛,均属歇山顶殿堂式建筑,这些浮雕较好的运用了透视法,为研究北魏到东魏时期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图像资料。  这些造像艺术上的新特点不仅出现于路洞,而且同时期的小佛龛也出现了类似的特点。可见,当时的审美取向逐渐从北魏的“秀骨清像”慢慢转变为唐代的“丰腴美”,佛教的造像艺术也随之变化这与社会的新的艺术思潮是分不开的。路洞成为北魏时期过渡到唐代审美取向的一个标志。  自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从社会的各方面向南朝学习的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