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课研究性教学探索

团体心理辅导课研究性教学探索

ID:19963505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上传者:U-3770
团体心理辅导课研究性教学探索_第1页
团体心理辅导课研究性教学探索_第2页
团体心理辅导课研究性教学探索_第3页
团体心理辅导课研究性教学探索_第4页
团体心理辅导课研究性教学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团体心理辅导课研究性教学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团体心理辅导课研究性教学探索团体心理辅导课研究性教学探索李传伟20100602  在提倡研究性教学的氛围下,我本着探索的精神,以团体心理辅导课堂教学为载体,对研究性教学作了初步的尝试,本文将相关情况呈现如下。  一、团体心理辅导课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基本条件  1.团体心理辅导是心理学专业的专业课之一,它以一系列先修课程为基础,这为本课程教学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知识的支撑。  2.团体心理辅导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而又以实践操作为突出要求的课程,这就为教学过程和形式的创新提供了空间。  3.舞蹈房是一个合适的教室。因为这门的实践操作性强,而这种实践操作需要特定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团体成员可以自由走动,所以上课的教室我没有选择常规的多媒体教室,而是选择我院的舞蹈房。虽然舞蹈房不是标准的团体辅导室,但它具备了团体辅导的最基本条件,有方便移动的凳子,有音响设备,地面上有地毯。  4.合适的规模。教育0701班共有32名同学,这是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理想人数,因此我就把这个班集体视为一个团体,并将团体分成四个小组,每组由8人组成。  5.有足够多的笔记本电脑供小组讨论时使用。每次上课每组提供一台笔记本电脑,8人围坐在一起,为小组讨论时营造近距离的小团体氛围。  二、团体心理辅导课研究性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设计之一:团体动力学的课堂取向。根据团体动力学的原理,把团体看着一个动力整体,强调团体的整体动力。个体在团体的动力氛围中,会充分发挥成长的潜能。因此把这个班集体视为一个真实的团体,课堂本身就是一个团体建立、成长、发展的过程。在第一次课堂上,就根据团体心理辅导的要求建立团体并按团队精神组成四个小组,以便此后完全按照团体的形式开展学习。   设计之二:由感知到基本理论的顺序。基本设计理念:根据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先呈现团体心理辅导的面貌和过程,通过讨论,进行抽象概括,再解读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  具体做法:一是课程的初期阶段,主要由教师作为团体领导者,建立团队,并按团体规则分组;二是由教师呈现团体辅导活动,并就活动本身开展讨论,就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三是分四个小组学习团体的基本理论;四是在教师的主持下讨论各小组学习中提出的问题。  设计之三:个体自学--小组学习--团体学习模式。教师预先布置每个人利用课外时间学习教材内容,并将学习中启发性思考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做好笔记,在课堂教学中带入小组,在小组中分享启发性思考,提出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共同讨论,再由小组分别派代表在团体中分享有益的思考和呈现问题,教师作为团体的一员主持并参与讨论。  设计之四:循序渐进的方式。主要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由教师而推动每一个团体成员。课程初期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主要由教师作示范,在此基础上,要求每个成员在每次课的开始为团体做一个热身活动,并随即作讨论和点评;第二个层次是从以教师设计操作团体心理辅导的主题活动示范到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操作团体主题活动,并及时作讨论和点评;第三个层次是,从以教师示范一个完整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和操作到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和操作;第四个层次是,每个同学能够为中小学生独立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设计之五: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一是教师提供充分的教学材料,及时将相关教学资料上传,如文字材料,相关视频,讲稿,课件等;二是以布置思考题促进讨论;三是师生共建网络资源,如推荐相关学习资料,各种团体活动规则,各种团体活动方案等;四是每次课上对同学们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拍成视频,及时上传到网络平台,供课外反思讨论提供感性材料。  设计之六:实践操作的拓展。实践操作的拓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要通过两个渠道拓展,一是促进同学们在我校的各个校区各个学院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二是教师积极与中小学联系,鼓励同学们积极开展实际训练。这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三、团体心理辅导课研究性教学的评价  团体心理辅导课在我院第一次开设,而且在国内完整开设这门课的还很少,没有足够的经验可供参考,所以只有在做中学,需要一个摸索的过程,这也将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完善的过程。  在以上的尝试中有益的启示主要有如下几点。  1.课堂氛围生动活泼。本课程的具体目标设定清楚,根据循序渐进的设计指导思想,要求每个同学在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经过课堂团体的训练,最终能在中小学独立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所以,同学们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很强,真正做到人人参与,这也是这门课本身的特点和优势所在;课堂以团体形式展开,使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  2.充分发挥主体潜能。由相关设计可以促使个体自觉开展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小组互动,积极分享团体的智慧,使每个同学都有表达展示自己的机会,都有担当团体领导者的体验。  3.促进个体和团体成长。在团体的氛围中,每个个体都在体验中感知,在讨论中提升;作为一个真实的团体,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有更多的机会自然暴露自身的问题,表达真实的情感,增进了团体中个体之间的了解,促使了个体的成长;在团体活动中,团体中原来隐藏的或者意识到而没有机会解决的问题,在团体中有机会真实的呈现,充分的沟通,最后达到充分的理解,增强了团体的凝聚力。如有的成员因为与大家缺少充分沟通,产生了很多而且很深的误解,这种误解在心中长期累积,影响自身情绪也影响团结。团体氛围提供了这样一个充分暴露的心理空间,提供了双向充分沟通的动力,从而消除了误解,相互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成员之间心与心连接得更紧,更和谐。这一切都在团体的进程中真实的发生,这也是本课程的一个闪光点。   4.教师与团体共同成长。教师既是团体的领导者,同时也是团体的一分子或一个成员,在投入、参与、自我暴露、分享中,感受着团体的力量,感受着团体的学习氛围,从每一个个体身上发现独特的品质,学习每个个体提供的智慧和相关资料;在问题讨论中教师在挑战中反省自己,超越自己;团体的合作精神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心理支持;团体成长发展过程的所有经验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充分的参照。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更加密切的联系存在着一些困难。这个问题在课堂上也通过团体的形式展开讨论,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先呈现部分具体的活动,然后对活动本身进行讨论,再进行理论的讨论学习;另一种意见是先呈现所有活动,再集中时间联系活动进行理论学习。课堂上基本上采用第一种方法,先呈现活动,再展开理论学习。但实施过程中,在时间的分配或控制上常常难以完成计划,主要是活动所占时间太长,而学习理论的时间太少。最终,只能相对集中一些时间进行理论的学习和讨论,以弥补不足。  2.部分同学存在重活动而轻读书的倾向。因为这门课程需要更加充分的实践操作,会使部分同学热衷于团体活动本身,而在读书思考上投入较少。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强调,活动是必要的呈现,提供感性认识,然后还要通过阅读研究教材和相关理论,最后再回到实践操作,这时的实践操作是在理论的指导下的实践操作,这样可以使同学们既热心具体活动,又推动理论学习。  3.缺少标准化的团体心理辅导室。因为这门课才刚刚开设,一切都在探索之中,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团体心理辅导室,这将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建设一个比较标准的团体心理辅导室。  4.团体心理辅导实践基地还没有充分建立。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同学们开展实践操作训练。我想,在这方面可以利用我院的师范教育资源,逐步建立实践基地,为同学们提供广泛丰富的实践操作平台。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初步尝试和肤浅思考,热切期待同行指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