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945944
大小:23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新人教版必修4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一、选择题1.敢于自我否定才会有更好的开始,自我否定是一种勇气,体现着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更是我们进取的精神内核。这是因为( )A.只有抛弃旧事物才能迎来新事物B.新旧事物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C.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和保留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答案] D[解析]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D正确。A是对旧事物的简单否定,错误。B、C不符合题意。2.传承传统孝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抓住孝的思想精髓,让孝的形式服从于内容,使孝文化在传承中体现时代精神,弘扬现代文明,把孝文化融入人们美好的心灵。“取其精华,去其
2、糟粕”说明( )A.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B.辩证的否定就是否定一切C.新事物总是吸取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D.辩证的否定是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答案] A[解析]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是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这与辩证否定的实质“扬弃”相符合,A正确。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B错误。C只体现了“取其精华”,不全面。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D不选。3.下列说法中包含着辩证否定原理的有( )A.飞矢不动B.推陈出新C.白马非马D.百无一是[答案] B[解析] “飞矢不动”体现的是形而
3、上学的绝对静止论。“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中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白马非马”将白马与马的差异绝对化,把白马从马中剥离出来,是形而上学的观点。“百无一是”简单地否定一切,是形而上学的观点。B符合题意。4.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说,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在街道上挤来挤去是不会有所作为的。这蕴含的道理是( )A.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5C.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D.要认识到发展的曲折性[答案] B[解析] “独辟蹊径”强调的是创新的重要性,这与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5.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
4、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这是因为(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发展之中②任何事物对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③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理解都是否定的理解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主张否定过去的一切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原因。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①②正确。辩证法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中有肯定的理解,③错误。主张否定过去的一切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④观点错误。二、非选择题6.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教育观念中老师与学生面对面的班级授课方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近年来,百度与淘宝开发了各自的在线教育产品——百度教育和淘宝同学。在线教育跨
5、越时空制约,成为互联网产业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推进教育方式的创新。[答案]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伴随着时代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要改变传统教学只能面对面地进行的旧观念。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与时俱进地探索新的在线教学模式,开拓互联网产业的新领域。[解析] 本题知识限定明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我们应如何推进教育方式的创新。解读设问,关于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教材有明确理论表述,即包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
6、,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然后,回扣设问,围绕教育方式创新,对应上述理论,组织语言,进行分析。具体来讲,包括改变传统教学的旧观念;探索新的在线教学模式、开拓互联网产业的新领域。一、选择题51.置身德国的汽车博物馆,你会发现从卡尔·本茨发明第一辆马车式三轮汽车,到让人眼花缭乱的未来概念车,汽车沿着美观、速度、安全、节能、环保的路线在一步步演进。汽车演变的过程是( )A.辩证否定的“扬弃”过程B.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C.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的过程D.在事物间建立新的联系的过程[答案] A[解析] 汽车演变的过程是汽车自身否定的过程,保留其积极合理的因素,克服其消极落后的因素,是辩证
7、否定发展的过程,故A项正确且符合题意。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2.科技的发展正刷新着人们的视野,让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更加深入。一个由中、美、俄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给食盐施加20万大气压,生成了一些“不可能”的物质,如氯化三钠和三氯化钠。按照传统化学教科书上的规则,这些物质本不该存在。科研人员制造出“本不该存在”的化学物质,表明人们能( )①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而显示真理的具体性 ②进行创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