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839579
大小:172.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0-06
《春季常见病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春季常见病的治疗及用药郭媛结膜炎定义:结膜炎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结膜引起的炎症。病因:多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可引起结膜发炎,花粉、尘埃、化学物质等可引起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春夏季发病,秋冬季缓解。结膜炎的症状及类型:结膜炎一般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细菌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有时呈流行状态,一般累及双眼,双眼充血、羞明、怕光、灼热感、瘙痒、分泌大量粘稠液体,晨起时会因分泌物过多而睁不开眼睛。用药:红霉素、四环素、杆菌肽滴眼剂、金霉素眼膏;2、病毒性结膜炎:一般单眼发病,有少量粘液分泌,
2、以后可波及另眼。眼睛流泪,淋巴结肿大。用药:碘苷滴眼剂、酞丁安滴眼剂、阿昔洛韦滴眼剂或利福平滴眼剂;3、过敏性结膜炎:结膜充血,痒而流泪,并有鼻痒、流涕等症状。本病呈自限性,病程少有超过2周者。用药:对于过敏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抗生素治疗无效。如是过敏性结膜炎,口服抗组胺药可以止痒和缓解刺激症状,如果无效,也可试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过敏性结膜炎宜选用醋酸可的松、醋酸氢化可的松或色甘酸钠滴眼剂,其不仅可抑制炎症过程的早期表现,还能降低毛细血管壁和毛细血管膜的通透性,减少炎症的渗出。红霉素眼膏用于沙眼、结膜炎、睑缘炎及眼外部
3、感染。涂于眼睑内,一日2~3次,最后一次宜在睡前使用。注意事项: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利福平滴眼液广谱杀菌剂,用于沙眼、结膜炎、角膜炎等。1~2滴/次,4~6次/日,将滴丸放人缓冲液中,振摇,使完全溶解后使用。注意事项:1、对诊断的干扰;2、利福平可使尿液呈橘红色或红棕色。3、酒精中毒,肝功能损害者慎用。一般肝病患者慎用。4、利福平可能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并导致齿龈出血和感染,伤口愈合延迟等。禁忌症: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2.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禁用。3.胆道阻塞患
4、者禁用。色苷酸钠滴眼液本品系抗过敏药。用于预防春季过敏性结膜炎。外用滴眼,一次1-2滴,一日4次,重症可适当增加到一日6次。在好发季节提前2-3周使用。氯毒素滴眼液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眼部感染,如沙眼、结膜炎、角膜炎、眼睑缘炎等。滴于眼睑内,一次1~2滴,一日3~5次。注意事项:1、大剂量长期使用(超过3个月)可引起视神经炎或视神经乳头炎(特别是小儿)。一旦出现即停药。同时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B。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本品虽是局部用药,但因氯霉素具有严重的骨髓抑制作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后亦可能引致新生儿和哺乳婴儿产生
5、严重的不良反应。)禁忌症: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阿昔洛韦滴眼剂又称无环鸟苷滴眼剂,抗病毒药。用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滴入眼睑内,每2小时一次。注意事项:本品在低温情况下易析出结晶,若有结晶,应将塑瓶放置在热水中使其溶解后再使用。结膜炎的关联用药方案:红霉素眼膏+阿昔洛韦滴眼液+抗病毒冲剂氧氟沙星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抗病毒冲剂红霉素眼膏+色苷酸钠滴眼液+氯雷他定片(过敏性结膜炎)注意:使用时两种眼药要交替使用,滴眼时要先滴健康一侧的眼睛。推荐药品注意事项:1、应详细询问病史,注意病人症状。2、用药时必须清洁双手,并且眼药膏(滴
6、眼液)管口勿接触手和眼睛,防止污染。3、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告知顾客用药时的注意事项、禁忌症。4、药液变色或混浊、药膏变色,酸败时严禁使用。5、推荐药品时要注意顾客是否对所推荐药品过敏,禁止使用该类药品。6、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出现以下症状需及时就医:1、眼睛出现较多脓性、粘稠分泌物。甚至晨起眼睛睁不开。2、视力明显下降,或视物不清。3、异物进入眼内。4、患者有看到光环的感觉。5、左右瞳孔大小不等。6、眼睛、眼周疼痛肿胀。7、原有眼疾的患者(如:白内障、青光眼等)发生结膜炎。以上情况患者需到医院就医,根
7、据医师指导用药。防护措施:1、结膜炎的传染性极强,患者要注意隔离,流行季节不宜去公共场所,在家庭中要单独使用毛巾、脸盆。2、对病毒性结膜炎,可选用中成药: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冲剂服用。3、对早期结膜炎、炎症性的结膜炎,可辅助采用热敷的方法,以热毛巾或茶壶的热熏蒸,一次10分钟,一日3次;对过敏性结膜炎,宜用冷毛巾湿敷。4、加强营养,适当运动,并养成不揉眼睛的习惯。荨麻疹定义:荨麻疹俗称“风疹”、“风团”,是人体对某种物质过敏,引起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病因:吸入物 如花粉及尘螨、动物皮屑、烟雾
8、、真菌孢子和某些挥发性物质等。食物 如鱼、虾、蟹、蛋类、奶类等或其他富于蛋白类食物。药物 如疫苗、异种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输血、青霉素、痢特灵、阿斯匹林等。感染 寄生虫(蛔虫)、细菌(如扁桃体炎,鼻旁窦炎,慢性阑尾炎等)、病毒(如肝炎、哥萨奇病毒感染),真菌(如皮肤真菌病)等。物理因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