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童哮喘治疗我们做到最好了吗v3盛锦云 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童哮喘治疗--我们做到最好了吗?仅代表专家观点涉及阿斯利康产品用法用量请详见说明书苏州儿童医院盛锦云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MMWR.2007;56(28):713因呼吸疾病住院的15岁以下患者中1/4是哮喘其他诊断74%呼吸系统疾病26%肺炎31%其它呼吸系疾病19%哮喘25%急性支气管炎和毛细支气管炎25%吸入激素全身激素支气管舒张剂婴幼儿、儿童哮喘治疗现状曹玲等.临床儿科杂志.2003;21(11):704-706抗生素抗过敏治
2、疗中药免疫调节剂脱敏治疗患儿比例(%)传统治疗方法全身用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茶碱单纯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对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的优势认识不足不同疾病的治疗疗程和使用剂量不规范对如何选择雾化设备存在困扰雾化吸入疗法不能很好地普及如何宣传推广规范、足量、足疗程的合理治疗理念*患儿有明显呼吸困难,氧饱和度≤90%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用法轻度或中度急性发作:重度急性发作甚或危重状态*即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速效β2RA布地奈德单次剂
3、量1-2mg可4或6h后重复给药,直到症状缓解全身激素+雾化吸入速效β2RA+高剂量布地奈德布地奈德单次剂量2mg可2-4h重复一次*患儿有明显呼吸困难,氧饱和度≤90%以病例来叙述抢救过程:现病史:男,朱*,7岁半,身高118cm,体重35公斤.自2岁咳嗽喘首发至今,反反复复已五年余,无数次感冒后即咳喘,反复”肺炎”,”气管炎”住院已7次.二年前诊断支气管哮喘.全身用药(西药中药),局部吸药布地奈德/信必可/舒立迭皆用过,好转后停药.期待着发育时能”带掉”*患儿有明显呼吸困难,氧饱和度≤90%
4、处理:5%葡萄糖水150ml甲基强的松龙40mg静点可必特2.5ml令舒1mg雾化吸入st吸前吹PEF,N值为200(118cm男N)*注:可必特有两种剂型:成人型及儿童型*患儿有明显呼吸困难,氧饱和度≤90%·吸药前仅吹80,为pre40%·吸药后5分喘息未见咳嗽减轻·吸药后15分再吹时PEF为100,增加20,pre上升为50%.(舒张不开可能有ß2受体下调)·需要再次吸入20分钟一次*3次·三次后PEF上升到130,比原来上升50%,PEF为pre65%*患儿有明显呼吸困难,氧饱和度≤
5、90%评价:不规范的以往治疗可能造成ß2受体下调,治疗可能较困难*患儿有明显呼吸困难,氧饱和度≤90%下一步:三联解痉吸入0.2h0.4h0.6h全身糖皮质激素q6h,甲强龙再给或强的松10mg.tid*3天.哮喘急性发作案例分享以往的处理:1.5%葡萄糖水20ml地塞米松5mg静推2.吸氧3.吸入万托林0.03ml/kg/次4.5%葡萄糖水250ml地塞米松5mg头孢呋辛500mg静点Bid5.5%葡萄糖水250ml氨茶碱200mg静点减轻,好转明日重复,大概3-4天以后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案例
6、分享现在的处理:万托林异丙托溴氨(可必特)500ug/3mg令舒1mg立即雾化—20分钟1次,按需可连续给3次以后按需Q2h或Q4h,Q6h哮喘急性发作案例分享较前比较:·解痉,消炎的效果,速度,安全皆优于以往的处理办法.·减少插管,上呼吸机的概率.哮喘急性发作案例分享信必可都保Bud+For舒利迭Fp+Sal普米克都保辅舒酮气雾剂布地奈德气雾剂皆属长效控制药,非急性缓解药。哮喘急性发作案例分享信必可Bud+For由于长效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福莫特罗有既水又脂的特点,它能在3-5分钟内作用在膜外
7、受体很快起解痉作用,又能进入胞浆,作用在胞浆内的β2受体而能维持8-12小时的解痉作用。在急性发作后期,雾化吸入三联没有完全停用前,即可给予信必可160/4.5ug*60*1瓶sig:1bid吸入1prn吸入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8;46:745-53儿童哮喘需要维持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中哮喘临床缓解期处理措施之一:病情缓解后应继续使用长期控制药物,如使用最低有效维持量的ICS等信必可的2种有效成分协同作用全面控制
8、哮喘的发病环节糖皮质激素受体ß2-肾上腺素受体ICS布地奈德抗炎作用LABA福莫特罗扩张支气管2-受体激动剂可以增强糖皮质激素在抑制炎症方面的作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增加2-受体表达糖皮质激素可以预防因长期使用2-受体激动剂而产生的受体下调BarnesP.J..Scientificrationaleforinhaledcombinationtherapywithlong-actingbeta2-agonistsandcorticosteroids.EurRespirJ.2002Jan;19(1)